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脊椎旁刺激法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脊椎旁刺激法体感诱发电位(SEPs)在脊髓病变患者中进行脊髓功能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将诱发电位结果与脊髓MRI结果进行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脊髓病变中的生理定位价值.方法应用脊椎旁刺激、头皮记录的直接SEPs法对脊髓病变患者进行SEPs测定及脊髓传导速度(SCCV)测定.结果共有96例脊髓病变患者行脊椎旁刺激法SEPs及SCCV测定,男53例,女43例,年龄15~75岁,平均46.78岁......
作者:贾志荣;石昕;孙相如;黄一宁 刊期: 2006- 09
-
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治疗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维生素B12等的影响.方法分为PD组28例和健康对照组30名,测定被检者血浆中Hcy和维生素B12浓度等,PD组患者分别在左旋多巴治疗前、后测两次.结果PD组左旋多巴治疗后血Hcy浓度[(19.19±8.01)μ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12.50±3.78)μmol/L]和健康对照组[(12.......
作者:王红梅;葛许华;周联生;耿德勤 刊期: 2006- 09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相关细胞的免疫机制
目的建立P2或PO多肽诱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模型,确定诱导EAN的优选抗原和剂量,探讨EAN相关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实验组用P257-81或P0180-199多肽加完全弗氏佐剂(FCA)免疫Lewis大鼠,对照组单用FCA免疫,致敏后每日对大鼠进行临床评分,比较高峰期大评分,致敏第14天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CD4+T/淋巴结单个核细胞(MNC)和CD4+CD25+T/CD4......
作者:吴云;王化冰;王维治 刊期: 2006- 09
-
老年人前瞻性记忆损害的研究
目的了解健康老年人前瞻性记忆改变的情况,初步探讨老年人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损害程度的区别.方法建立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测试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0名健康老年人和40名健康成年人的EBPM和TBPM.结果与成年组[EBPM(6.25±1.60)分;TBPM(5.38±0.87)分]相比,老年组的EBPM[(2.50±0.85)分和TBPM(4.9......
作者:程怀东;汪凯;孟玉;靳胜春 刊期: 2006- 09
-
脑慢性缺血磁共振脑血流弥散成像和灌注成像诊断的比较
脑梗死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本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因此,对脑梗死前期病变--脑慢性缺血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预防脑梗死.我们利用磁共振脑血流灌注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慢性缺血进行观察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磁共振诊断率.......
作者:史浩;杨裕华;丁红宇 刊期: 2006- 09
-
腔隙性脑梗死102例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依据神经影像学资料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和血管病变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0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MRI、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检查.结果单发腔隙性脑梗死3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99例.CTA显示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轻~中度狭窄19例.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闭塞11例,轻~中度狭窄5例.ICA或MCA粥样硬化23例,正常血管12例.CTP显示I......
作者:张春玲;徐忠宝;曲媛;何青 刊期: 2006- 09
-
多发性硬化的轴索损伤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以往认为该病病理上以脱髓鞘为主,轴索相对保留.......
作者:王起;戚晓昆 刊期: 2006- 09
-
磁共振检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好发于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的多灶性疾病,常引起卒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这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1].......
作者:周广怡;朱武生;刘锡棐;刘新峰 刊期: 2006- 09
-
脑血管病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处理不相对立
在临床脑血管病领域,循证医学概念正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认同和接受.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到个体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尽管有争议或反对意见,但更多的医生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着循证医学理念和原则进行医疗活动.......
作者:刘鸣 刊期: 2006- 09
-
2006年美国国际卒中大会回顾
2006年美国国际卒中大会(The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2006)于2月16-1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Kissimmee的GaylordPalms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加大会的各国代表约5000人,收到论文约1000篇.......
作者:杨友松;郭富强;曾宪容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2 中国急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规范共识2018
- 3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爆炸头综合征一例电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 5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 6 伴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23例经皮封堵术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7 白细胞介素-1β引起胶质瘤细胞U251中蛋白聚集体形成、活性氧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增高
- 8 以反复发作周围性面瘫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 9 家族性高钾型周期性麻痹的SCN4A基因突变
- 10 CT脊髓造影在自发性颅内低压脑脊液漏点检出中的价值
- 11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
- 12 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蛋白磷酸酯酶-2A的改变
- 13 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院前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 14 头痛规范化治疗专家研讨会召开
- 15 抗氧化反应元件活化剂对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 16 线粒体DNA G13513A突变导致的线粒体脑肌病一例
- 17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剥夺及γ-氨基丁酸能药物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18 临床神经电生理如何成为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 19 Guillain-Barr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测定
- 20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缺血半暗带诊断中的应用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