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年第11期文章
  • 异己手综合征一例随访三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个月于2005年6月21日入院.患者主要表现为左上肢不受支配、不由自主:由室内向外行走时,经常出现右手即将把门打开时,左手却不由自主地又把门关上,如此反复进行,以至难以把门打开;在系纽扣时左手不能配合右手完成动作,总是需他人帮忙.......

    作者:杜金明 刊期: 2009- 11

  • 应用免疫印迹法诊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A型

    目的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诊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A型(LGMD2A)患者并与LGMD2B型相鉴别.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4例LGMD2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化检验资料.取肌肉活体组织行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Westernblot分析dysferlin蛋白及calpain-3蛋白的表达.结果LGMD2A与2B型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dy......

    作者:罗苏珊;卢家红;奚剑英;朱雯华;赵重波;任惠民;汪寅 刊期: 2009- 11

  • 女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脊髓病变患者的球海绵体肌反射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表现

    通过运用球海绵体肌反射(bulbocavernosusreflex,BCR)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pudendalnerve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SEP)检测,能客观记录患者骶髓反射弧及中枢神经的传导功能.......

    作者:邵蓓;牛晓婷;倪佩琦;王汛;陈霞;朱蓓蕾;王贞;滕洪林 刊期: 2009- 11

  • 安钠咖相关脑损害三例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特点

    目的探讨安钠咖相关脑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对3例安钠咖相关脑损害患者进行临床及MRI观察.结果3例均为男性,均有明确的烫吸安钠咖史(烫吸时间3~7年),除具有反应迟钝、智力障碍等常见的中毒性脑病特征外,尚有特殊的语言及肌张力障碍;头颅MRI显示双侧对称性大脑半球、内囊后肢、胼胝体、双侧大脑脚、脑桥的广泛脱髓鞘改变.3例经皮质激素、神经营养等治疗,在病后40d病情均明显好转,......

    作者:邢玉平;张丽芳;王玉芬;孙万里;武桂花;申亚巍;崔丽霞 刊期: 2009- 11

  • 细丝蛋白C肌病基因存在新的插入缺失突变

    目的报道在1个细丝蛋白C(filaminC,FLNC)肌病家系中发现的新的插入缺失突变.方法该家系连续5代共有19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在前期研究中已经作为肌原纤维肌病进行了报道.现对包括先证者在内的3例患者、5名无症状家系成员和50名健康人进行FLNC基因的测序,利用质粒将FLNC基因的第18号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分离,然后进行电泳鉴定和直接测序.结果先证者的FLNC基因的第18号外显子存在1......

    作者:洪道俊;栾兴华;郑日亮;张巍;袁云 刊期: 2009- 11

  • 烟雾病脑卒中部位的分布特征及其机制

    目的分析烟雾病脑卒中的好发部位,提高对烟雾病的认识,以减少漏诊.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内科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32例烟雾病患者,对其脑卒中部位进行总结分类,并计算各构成比.结果32例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为1:1.28,发病年龄7~47岁,缺血性脑卒中5例(15.6%),平均年龄24岁,出血性脑卒中21例(65.6%),平均年龄33岁,同时患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者6例......

    作者:胡琦;康慧聪;陈琳;许峰;刘晓艳;李巷;朱遂强 刊期: 2009- 11

  •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与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快速眼动(rapicleyemovement,REM)期睡眠行为障碍(REMbehaviordjsorder,RBD)是以REM睡眠期肌肉弛缓现象消失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复杂运动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可导致自伤及同床者受伤并使睡眠中断,既往认为RBD仅仅是一种独立的睡眠障碍疾病.......

    作者:郝红琳;刘秀琴;黄颜;孙鹤阳;崔丽英;陈琳;孟琼 刊期: 2009- 11

  • TARDBP基因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一种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脑于、大脑皮质的上、下运动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进行性肌肉无力;成年发病,平均生存期3~5年,多死于呼吸衰竭.......

    作者:林一聪;李晓光;崔丽英 刊期: 2009- 11

  • 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从分子定位向定性研究的展望

    一、神经变性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20世纪下半叶是分子生物学大发展的时代,同时也带动了神经系统变性病分子遗传学的进展[1].其中,有一部分疾病是根据病理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从而发现了相关的候补基因[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上的微管相关蛋白(MAP)-tau基因].......

    作者:薛启蓂 刊期: 2009- 11

  • 重视辅助检查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诊断作用

    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神经心理学检查.鉴于AD的诊断标准[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缺乏明确的诊断性标记物,需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和器质性脑病所致的记忆障碍,特异度仅为23%~88%[1-2].......

    作者:贾建平;李放 刊期: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