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双椎动脉夹层致脊髓后动脉综合征一例
椎动脉夹层极少累及脊髓,脊髓后动脉受累更少见.Hsu等[1]通过检索PubMed平台,系统性综述了17例个案报道,其中发生脊髓后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仅占29%.我们报道1例椎动脉夹层突发脊髓后动脉综合征合并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dysplasia,FMD)的罕见病例,供临床参考.......
作者:陈旺;田大臣;王贤军 刊期: 2017- 07
-
以双侧听力下降发病丘脑出血一例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病情危重、致残率高的疾病,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丘脑出血占脑出血的6%~25%,仅次于壳核出血[1],除一般脑出血临床表现外,由于其特殊解剖结构还可出现自身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3],如:特征性眼征、偏身舞蹈·投掷、失语、精神障碍、认知及人格改变等.但丘脑出血出现听力下降的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
作者:刘娟丽;王丽;程宏 刊期: 2017- 07
-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一例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i,CVST)发病率占所有卒中发病的1%,年发病率为(3~4)/100万,好发于青壮年,85%的患者有明确的易栓因素[1].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合并CVST更为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CVST患者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右利手,因“右上肢无力10h”于2016年11月28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入院前......
作者:黄淑娟;谭琳;苗丹;谭兰 刊期: 2017- 07
-
运动诱发试验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kinesigenicdyskinesia,PKD)患者运动诱发试验(exercisetest,ET)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45例PKD患者和同期来我院就诊的33例对照者行ET检测,其中对照组包括健康志愿者14名,周围神经病患者8例,外伤5例,反复肢体酸胀或肉跳者3例,平山病、重症肌无力及头晕患者各......
作者:纪芳;王康;罗本燕;柯青 刊期: 2017- 07
-
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结构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idiopathicrapideyemovementsleepbehaviordisorder,iRBD)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结构,了解iRBD与OSA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关系.方法收集1996年7月至2016年7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沙田医院睡眠检查室就诊的206例iRBD患者(......
作者:马文彬;张继辉;周俊英;刘亚平;陈金波;荣润国 刊期: 2017- 07
-
顺义社区人群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SBI)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共纳入北京市顺义地区大孙各庄镇5个自然村中年龄≥35岁、无卒中史且完成头颅MRI检查的居民1027名.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集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采用3.0T场强的MRI技术,以3D-T1WI、T2WI、FLAIR等序列对受试者进行检查,评估S......
作者:韩菲;翟菲菲;周立新;倪俊;姚明;张抒扬;崔丽英;李明利;金征宇;朱以诚 刊期: 2017- 07
-
光遗传学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伴随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000万AD患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D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卒中等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社......
作者:周凡萍;黄墩兵;黄赛娥 刊期: 2017- 07
-
左心房异常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尽管目前已有先进的检查技术用于卒中的病因诊断,但仍约有1/3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能明确病因,临床上称之为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stroke).其中隐匿性心房颤动(occultatrialfibrillation)被认为是主要的潜在病因之一,因此许多研究致力于提高心房颤动的诊断率.的确,多次心电筛查、延长心电筛查时间可以大幅度提高心房颤动的检出率,但相关研究结果提示仍有很多隐源性卒中患者始......
作者:陈珂楠;陈波;耿昱 刊期: 2017- 07
-
寨卡病毒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
寨卡病毒(Zikavirus)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于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并命名.该病毒逐步成为国际医学研究热点.近期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和病例对照研究证实,寨卡病毒可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c)syndrome,GBS)的发生,产生寨卡病毒相关性GBS.目前还没有对寨卡病毒相关性GBS进行全面总结的综述报告.因此,我们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可能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寨......
作者:王洪权;王玉敏;赵伟丽;崔其福;赵丽楠 刊期: 2017- 07
-
多巴胺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影响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9.3%,男性为5.9%,女性为12.8%[1].该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声和畏光等症状.其复发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偏头痛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皮质扩散抑制学说、三又神经血管学说、血管源性学说、五羟色胺学说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巴胺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陈春富 刊期: 2017- 07
动态资讯
- 1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新鲜梗死的不同类型与相关动脉狭窄的关系
- 2 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8及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与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3 帕金森病伴慢性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
- 4 复发性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一例临床病理分析
- 5 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患者的影像学诊断
- 6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与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7 骨骼肌特异性酪氨酸受体激酶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的低频重复电刺激特点
- 8 骨骼肌疾病诊断和治疗
- 9 中华神经科杂志将与“第11次全国脑电图与癫痫诊治进展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合作出版重点号
- 10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研究
- 11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22、27基因突变分析
- 12 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九例临床和病理研究
- 13 偏头痛患者58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14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遗传性压力易患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 15 AP3B型接合蛋白复合体μ亚基基因敲除小鼠(癎)性发作特征及其机制
- 16 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15
- 17 常压高氧对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1双重转基因小鼠脑内老年斑及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 18 迟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三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 19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 20 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脑梗死具有脑损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