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右大脑半球梗死致双眼睑下垂一例
双侧眼睑下垂见于重症肌无力、线粒体脑肌病、甲状腺眼肌病和脑干病变等多种疾病,大脑半球病变致双侧眼睑下垂罕见.本文报道右侧大脑半球梗死致双眼脸下垂及上视麻痹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现象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芳;谢琰臣;王会刚;李继梅;王得新 刊期: 2012- 02
-
近端保护下血运重建闭塞颈动脉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发作性言语不能1个月,加重伴右肢无力1d于2011年1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10年,糖尿病史5年.患者1个月前反复出现发作性言语不能3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予以对症处理,症状缓解.1d前又出现言语不能,伴右肢无力,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并呈进行性加重.遂第2天转入本院.入院体检: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反应迟钝,混合性......
作者:肖国栋;曹勇军;章春园;张霞;施蓉芳;刘春风 刊期: 2012- 02
-
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脑病一例临床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HES)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相关治疗方式.方法总结1例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和脑活体组织检查明确诊断的IHES脑病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给予皮质类固醇等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预后.结果本例IHES脑病患者以进行性肢体无力和智能减退发病,血常规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各种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排除克隆性嗜......
作者:张巍;杜婴;李宏增;赵代弟;郭鹏;郭俊;汪杰;李柱一 刊期: 2012- 02
-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
目的分析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头颅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周围血棘红细胞检测采用外周血涂片、红细胞盐水诱发实验和扫描电镜方法.结果男性2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10~35岁,平均发病年龄22岁,4例以口面舌部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突出症状,3例以四肢远端不自主运动为首发突出表现,且于发病过程中累及口面部肌张力;1例以帕金森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4例有癫痫发作,为全身强直阵挛......
作者:周祥琴;关鸿志;史向松;崔丽英;陈琳;韩烨华;任海涛 刊期: 2012- 02
-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依从性
目的了解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的不同危险因素分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前瞻性登记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随访发病后3个月时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369例.住院期......
作者:宋波;杨光;高远;卢甲盟;谈颂;李硕;常思远;许予明 刊期: 2012- 02
-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痴呆常见的类型,具有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海马及皮质神经元缺失的病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性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减退.随着年龄增长,AD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在美国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6.4%,70岁以上约为9.7%,85岁以上则超过总人口数的1/3[1].近年来,由于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A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已经......
作者:李红蕾;吴志英 刊期: 2012- 02
-
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伴随席卷全球的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迅速攀升,每7秒钟世界上就增加1例痴呆患者,每年新增AD患者460万人[1].全球AD患病人数已超过3600万人,2050年将达到1.15亿.2010年全球AD患者的花费超过6000亿美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2030年还将增加85%[2].美国AD患者已达500万人,患病率占疾病顺位第四,病死率居疾病死亡顺位第五[3].......
作者:晏勇 刊期: 2012- 02
-
Creutzfeldt-Jakob病不同类型的特点
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中国卫生部及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决定自2003年起对Creutzfeldt-Jakob病(CJD)进行全国性监测,这也是对非法定传染病惟一实行全国性监测的疾病.CJD是人朊蛋白病中多见的类型,依其发病机制通常分为3种:散发性CJD(sCJD)、获得性CJD(aCJD)和遗传性CJD(gCJD).sCJD病因不清,属人体PrP构象异常;aCJD由于外科处置中使用患CJD的组织或食用了......
作者:林世和;张丽 刊期: 2012- 02
-
蒙古沙鼠一过性脑缺血模型迟发性脑梗死的病理学特点
目的观察一过性缺血后脑组织中嗜酸性神经元、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和梗死区域的分布,探明脑缺血病理形态学改变的时序性变化.方法通过2次10min、间隔5h的单侧颈总动脉夹闭制造蒙古沙鼠脑缺血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前部脑皮质血流;于24h,4d,2、4、16周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颈总动脉夹闭后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显示前部至后部脑血流量明显降低:分别为22.1%±9.5%,26.3%±4.9%,3......
作者:肖胜军;张小玲;郭芳;陆竟艳;林静;陈秋月;孙立元 刊期: 2012- 02
-
新发现的与坏死性肌病有关的抗相对分子质量200000和100000蛋白自身特异性抗体
背景和目的:免疫性肌病由于需要持续性的免疫抑制治疗,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肌病区别.肌炎特异性抗体对免疫性肌病有诊断意义.目前由于自身免疫性肌病的临床评估和现有的检测手段不够完善,存在对自身免疫性肌病处理不足或者对非免疫性肌病患者采用了免疫抑制疗法的现象.而且由于坏死性肌病的病因学尚未明确,活体组织检查可能只发现非特异性的无明显炎症反应的肌纤维,免疫调节治疗的适用对象仍未明确.该研究对26例未能确......
作者:苏逸;丁美萍 刊期: 2012- 02
动态资讯
- 1 线粒体病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 2 偏头痛是血管性疾病还是神经性疾病
- 3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 4 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内管理进展
- 5 肝移植与Wilson病
- 6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 7 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一例报告
- 8 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分析
- 9 光遗传学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 10 基于复杂度分析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电特点
- 11 白细胞介素12亚单位p40基因1188A/C多态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
- 12 枕叶梗死偏盲患者急性期的视觉空间注意障碍研究
- 13 中华神经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
- 1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一个家系的症状发展规律
- 15 海绵体肌反射及阴茎背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16 脑血管病的防治仍面临挑战
- 17 韦格纳肉芽肿病神经系统损害33例临床特点分析
- 18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 19 中枢神经系统新兴病毒性感染析义
- 20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液动力学昼夜变化及微栓子的动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