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年第2期文章
  • 恶性颈静脉球瘤椎体转移致急性脊髓压迫症一例

    颈静脉球瘤(glomusjugularetumor,GJT)临床少见,年发病率约为1/130万,占头颈部肿瘤的0.60%[1].GJT的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男女比例为1∶6~1∶3,散发性多见,少数为家族性,后者与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基因突变有关[2].GJT大部分为良性,<5%的患者可见多发性副神经节瘤,很少发生远处转移[3].我们报道1例经......

    作者:李伟;刘银红;何淑蓉;刘一洲;盛爱珍;龚涛 刊期: 2018- 02

  • 伴有黑质超声改变的僵人综合征一例

    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syndrome,SPS)[1-2]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由Moersch和Woltman[3]在1956年首次报道,其特征是连续的肌肉活动导致躯干和肢体肌肉严重僵直和发作性痉挛.现将我们收治的SPS伴有黑质超声改变1例患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45岁,因“持续性双下肢及腰部僵硬9个月余”于2017年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9个月前患者出现与人相遇、听到......

    作者:施苗;朱丹;张宇;邓晖 刊期: 2018- 02

  • 寰前节间动脉一例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stealsyndrome,SSS)是指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锁骨下动脉管腔内血流减少、压力下降,同侧椎动脉的血流逆向流入锁骨下动脉、供应患侧上肢,从而诱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候群[1].SSS是临床上引起眩晕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报道,当锁骨下动脉近端的狭窄程度>50%时,超过90%的患者会出现间断或持续的椎动脉......

    作者:潘经锐;黎祥喷;彭英 刊期: 2018- 02

  • 临床表现酷似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一例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病菌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等侵入人体进行传播,病变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易被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少见的临床表现酷似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eurobrucellosis,NB)如下.......

    作者:尚志越;车锋;沈学勇;王荔 刊期: 2018- 02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定量表Ⅱ评估心肺复苏后脑损伤预后的临床研究

    心脏停搏发生率每年约为(36~128)/10万,其中86%的患者得到心肺复苏治疗,17%~49%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但仍然有80%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1],主要原因为急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一项来自欧美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心跳骤停后行心肺复苏第1天存活率仅为50%,出院后存活率低至25%[2].重度脑损伤会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持续性低反应状态或植物状态,甚至死亡(包括脑死亡),对社会、家庭和医疗......

    作者:周赛君;鲍剑虹;王逸平 刊期: 2018- 02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和生存分析

    目的总结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存状况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病程3年及以上(死亡病例除外)的64例MEL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64例,男女比例1.3∶1,中位起病年龄20.5(16.8)岁,发病高峰在14~22岁.发作期常见的症状包括癫痫(48/64,75......

    作者:孙翀;林洁;蔡爽;朱雯华;罗苏珊;奚剑英;陆珺;乔凯;高名士;赵重波;卢家红 刊期: 2018- 02

  • 大脑静脉回流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超早期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实现血管再通及组织灌注恢复,而如何筛选适宜患者以大限度地增加治疗获益并降低风险成为研究热点.现代影像学技术为血管再通治疗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大动脉狭窄、侧支循环、核心梗死、半暗带[1]等等.近期发现大脑静脉回流改变与缺血性卒中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成为指导血管再通治疗的一个新的影像学指标.我们主要对......

    作者:汤跃宇;刘飞凤;李刚 刊期: 2018- 02

  • 光敏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光敏性癫痫(photosensitiveepilepsy,PSE)是反射性癫痫常见的类型,早由Gower于1885年报道.PSE是一组疾病,包括单纯的PSE和癫痫伴光敏感.单纯的PSE是指仅在视觉刺激时表现出痫性发作,而癫痫伴光敏感是指既有自发痫性发作,又存在光敏感[1].光敏感(photosensitivity)又称光阵发性反应(photoparoxysmalresponse,PPR),是指对间......

    作者:李敏;王江涛;苏醒;姜曌;张文娟;朱江;刘永红 刊期: 2018- 02

  • 肌原纤维肌病研究进展

    肌原纤维肌病(myofibrillarmyopathies,MFMs)是一组以肌原纤维相关蛋白异常沉积为病理学特征、罕见的进行性加重的遗传性肌肉疾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早期由于组织病理结果提示此类患者肌纤维中存在结蛋白沉积,将其称为“结蛋白病”[1-2].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结蛋白外,其他肌原纤维相关蛋白亦存在异常沉积.因此,将所有肌原纤维相关蛋白异常沉积所导致的肌病定义为“MFMs”......

    作者:陆玉玲;罗月贝;杨欢 刊期: 2018- 02

  • 偏头痛的非头痛症状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结果表明,偏头痛为人类第三位常见疾病,为第六位致残性疾病[1].除了中、重度的单侧或双侧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症状外,患者在头痛发作前几小时甚至发作前数天,以及头痛症状终止后很长时间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些症状统称为偏头痛的非头痛症状.非头痛症状给患者身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以及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我们从偏头痛非头痛症状......

    作者:李伟;刘睿婷;陈春富 刊期: 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