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无症状心房黏液瘤合并脑栓塞二例
由心房黏液瘤引起的脑栓塞不足1%,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神经内科其他疾病.由于心房黏液瘤并发脑栓塞多见于青年人,且有可能通过外科手术治愈,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必要.近年来,本科诊治2例,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付建辉;王玥;赵重波;李振新 刊期: 2006- 12
-
脑多发性结核瘤11例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与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脑多发性结核瘤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5年5月我院诊治的脑多发性结核瘤11例.结果患者临床上以发热和头痛起病,脑膜刺激征4例,意识障碍5例,偏瘫3例,抽搐2例.脑脊液压力升高8例,脑脊液蛋白升高10例,糖减低7例.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7例,升高4例;脑脊液细胞学见4例呈混合性细胞反应,2例呈淋巴-单核细胞反应,3例未见异常.11例头MRI均......
作者:关鸿志;周祥琴;陈琳;郭玉璞;刘正印;任海涛;高晶 刊期: 2006- 12
-
前额叶损伤患者基于事件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损害
目的探讨前额叶(PFC)损伤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的损害情况,验证PFC参与前瞻性记忆神经机制的假说.方法建立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测试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名健康人和30例前额叶损伤患者的EBPM和TBPM.结果与健康对照组[EBPM(6.00±1.91)分;TBPM(5.30±0.92)分]相比,前额叶损伤组的EBPM[(1.47±......
作者:程怀东;汪凯;牛朝诗;傅先明;席春华;孟玉 刊期: 2006- 12
-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一家系的临床与SCN9A基因突变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primaryerythermalgia)是一种少见的自主神经疾病,多在儿童及青春期起病,以肢体远端血管极度扩张、皮肤肿胀以及剧烈的肢端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现已证实编码电压门控钠通道α亚单位的SCN9A基因(sodiumchannel,voltage......
作者:李书剑;江泓;赵国华;张付峰;资晓宏;李楠;夏昆;潘乾;唐北沙 刊期: 2006- 12
-
脑脊液14-3-3蛋白分析在评价多发性硬化轴索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脑脊液14-3-3蛋白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轴索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从47例MS患者及36例对照中获取脑脊液标本,用免疫印迹法分析脑脊液14-3-3蛋白条带.结果MS患者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率为24.5%,急性期起病的患者12例中7例阳性;阳性的患者其扩展的残疾功能状况量表评分均≥2.0分,且>4.5分的患者阳性率更高.结论免疫印迹法分析脑脊液14-3-3蛋白对判断MS患者急性期是......
作者:吴章薇;张星虎;董小平;艾青;周衡;刘云;王桂红;王拥军 刊期: 2006- 12
-
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在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癫(癎)动物模型皮质内的表达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在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KA)(癎)动物模型皮质内的表达.方法脑室内注射KA6、24h及1周后处死动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GP和MRP1在皮质的表达.结果KA注射24h后PGPmRNA(1.58±0.14)和免疫阳性细胞(19.36±1.64)在皮质表达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mRNA0.73......
作者:赵永波;马爱梅;陈英辉;王乃东;呙登俊 刊期: 2006- 12
-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1B、I405V和D442G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散发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Alzheimerdisease,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07例SAD患者和115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CETP基因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对照组的D442G杂合子频......
作者:陈大伟;陈彪;杨静芳;冯秀丽;汤哲;董秀敏 刊期: 2006- 12
-
多发性硬化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s,VEMPs)各参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VEMPs与核磁共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MS病变的检测能力.方法采用双耳短声刺激记录37例MS患者(有脑干症状21例、无脑干症状16例)和20名健康对照的VEMPs的潜伏期和振幅值,计算双侧在13ms左右......
作者:任晓暾;吴卫平;徐全刚;黄德晖;吴子明;陈艾婷 刊期: 2006- 12
-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0、-12的水平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cytokine,CK)在MS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致病中起重要作用[1,2].我们于2000-2005年间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我院诊治的复发-缓解型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2的水平,旨在从细胞分子免疫角度进一步探讨M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MS的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洪波;方树友;王玉萍;连亚军;滕军放;张博爱 刊期: 2006- 12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与谷氨酸受体亚型GluR1Ser845磷酸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长期左旋多巴治疗的运动并发症与纹状体神经元谷氨酸受体1的845位丝氨酸(GluR1Ser845)磷酸化的关系.方法通过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前脑内侧前脑束建立PD动物模型,然后左旋多巴甲酯腹腔注射治疗(25mg·kg-1·d-1,每天2次)22d,评估旋转时间、关期发生频率情况;采用免疫荧光与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区谷氨酸受体1(GluR1)亚细胞分布及GluR1Se......
作者:巴茂文;刘振国;孔敏;陈生弟;陆国强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汉语双字词判断反应时研究
- 2 快发病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一例
- 3 总结经验再上一层楼
- 4 水通道蛋白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的相关性
- 5 自动递增刺激法运动单位估数及其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意义
- 6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版)
- 7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细菌性脑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8 抗神经元细胞内抗原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分析
- 9 脂蛋白脂酶Hind 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 1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样肉芽肿一例
- 12 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11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13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 14 电刺激诱发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作用
- 15 肺动静脉畸形致Percheron动脉梗死一例
- 16 舞蹈病家系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 17 基于脐带血和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产前诊断
- 18 抗阿尔茨海默病神经保护肽humanin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19 胚肝细胞移植治疗Wilson病的初步研究
- 20 烟雾病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