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甲硝唑脑病一例
甲硝唑脑病(metronidazole-inducedencephalopathy,MIE)是一种罕见的在临床条件下长期应用甲硝唑而引发的疾病,其临床特点通常包括多种形式的进行性神经功能和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但目前神经科医生对该疾病认识相对不足,国内的相关报道较少.我们报道1例MIE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供临床参考.......
作者:邓春颖;胡琨;毛文静;李世英;刘昊;刘斌 刊期: 2017- 06
-
复杂类型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s)是累及硬脑膜及其附属结构的一类血管畸形,可发生于硬脑膜的任何部位,以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及小脑幕多见,上矢状窦区的动静脉瘘少见,仅占DAVFs的4.7%[1].表现为高颅压的DAVFs患者多伴有明显头痛,仅表现为视物不清的报道较少.我们收集了1例以视物不清就诊的上矢状窦区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林静;王晓鹏;赵艳颖 刊期: 2017- 06
-
伴有横纹肌溶解的僵人综合征一例
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syndrome,SPS)是一种以波动性肌强直和阵发性痛性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极少并发横纹肌溶解.我们报道1例合并有横纹肌溶解的SPS患者,供广大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刘美琪;岳冬曰;崔梅;赵重波 刊期: 2017- 06
-
急性脑梗死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的不对称性皮质静脉征的临床观察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在脑梗死患者中有广泛的运用,可以清楚显示梗死病灶的微出血,也可以发现大血管中的急性血栓[1].SWI的氧水平依赖(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BOLD)成像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区域的皮质静脉管径增大或者较对侧显著显影,称为不对称性皮质静脉征(corticalveins......
作者:汪春霞;吴诗楠;龚晓娇;张美珍;谌书云;邱煜森;周迁;章金冲;洪道俊;方朴 刊期: 2017- 06
-
ADAPT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DAPT(adirectaspirationfirst-passthrombectomy)技术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支架取栓和ADAPT技术治疗的患者的病例特点、术中情况、手术并发症和临床结果,并对ADAPT血管内再通方法的技术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观察期......
作者:张合亮;郭再玉;刘美利;侯延伟;赵卫华;赵伟;李博;田思思 刊期: 2017- 06
-
替罗非班在机械取栓中原位血栓形成导致再闭塞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治疗过程中,原位血栓形成(insituthrombosis,IST)导致血管再闭塞及经动脉给予小剂量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预防血管再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2-10月于南京卒中登记注册系统中住院并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对于闭塞血管再通成功且责任血管伴有狭窄的......
作者:戴征;李敏;王怀明;代齐良;许剑;刘新峰 刊期: 2017- 06
-
脑微出血与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药物,已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脑出血是抗栓药物使用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脑出血的风险增加相关(OR8.52,95%CI4.23~17.18,P=0.007)[1].对汇集了768例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的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555例,脑出血90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23例)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张文君;柴艺轩;涂江龙 刊期: 2017- 06
-
心脑动脉狭窄血管内压力测量的意义与进展
脑动脉狭窄后可能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狭窄近远端的压力差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后血管内压力测量已经应用于临床多年,并作为血管内治疗的一个主要评估指标[1].随着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广泛开展,血管的狭窄度是目前的主要指征,有研究表明血管的狭窄度不能够作为卒中预防的唯一方式,如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狭窄度不能作为颈动脉支架或者内膜剥离术的指标[2].目前关于脑动脉狭窄压力......
作者:高宇海;陈大伟;石进 刊期: 2017- 06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免疫治疗策略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opticaspectrumdisorders,NMOSD)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为主要临床特征.2004年,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抗体的发现使得NMOSD有别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而成为一......
作者:郭俊;李宏增;李柱一 刊期: 2017- 06
-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获得性铜缺乏性脊髓病研究进展
- 2 慢性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患者感觉门抑制变化的观察
-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
- 4 以病程为基础个体化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体会
- 5 地佐环平对左旋多巴引起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和基底节Fos表达的影响
- 6 帕金森病伴慢性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
- 7 肉毒毒素——针对神经系统效应器官的新型治疗手段
- 8 多点刺激法进行运动单位数目估计及其正常值探讨
- 9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 10 氟美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的作用
- 11 多学科合作规范眩晕/头晕诊治
- 12 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25 000蛋白含量分析
- 13 维拉帕米对耐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癫(癎)模型大鼠电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 14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干预策略与思考
- 15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Ⅲ期临床试验
- 16 第17届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术会议纪要
- 17 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癎)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
- 18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雌激素受体α和β共表达减少
- 19 脊椎旁刺激法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 20 胎儿宫内发育与成年期脑血管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