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五例临床病理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PCNHL)约占颅内肿瘤的0.3%~1.5%,尽管国内外有文献报道,但由于积累病例较少,对其认识远不如结内淋巴瘤.我们收集了5例1984年1月至2004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收到的神经外科开颅切除肿瘤标本.......
作者:王燕霞;赵俊军;于环;白燕;付明杰;李平 刊期: 2005- 01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检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dystonia,DRD)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guanosinetriphosphatecyclohydrolaseⅠ,GCH1)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方法对2个DRD家系的5例患者和6例散发患者及其18名亲属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GCH1基因编码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对PCR-SSCP异常的外显子进行......
作者:周海燕;张本恕 刊期: 2005- 01
-
少年起病的Ⅱ型糖原累积病五例临床病理研究
Ⅱ型糖原累积性病又称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acidmaltasedeficiency,AMD),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染色体17q23-25上编码酸性麦芽糖酶的基因异常[1,2],造成溶酶体内的酸性麦芽糖酶缺乏[3,4],糖原不能被分解,堆积在溶酶体和胞质中,引起溶酶体的增生和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5,6].临床上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婴儿型(Pompe'sdisease)、儿童型(Hers......
作者:陈琳;郭玉璞;任海涛;赵燕环;关鸿志;管宇宙;彭斌;刘大为 刊期: 2005- 01
-
胸腺瘤旁胸腺组织Fas及其配体表达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Fas及其配体(FasL)蛋白表达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各期胸腺瘤伴有和不伴有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内Fas及FasL蛋白表达程度,利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各期胸腺瘤伴有重症肌无力者胸腺组织内Fas及FasL蛋白表达(Ⅳ期分别为1.75%±0.85%和4.96%±2.01%)明显低于不伴有重症肌无力者(Ⅳ期Fas及FasL分......
作者:张其刚;李进东;尚文军;谢成耀;刘楠 刊期: 2005- 01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再评价(Ⅱ)
目的在本协作组第一阶段研究基础上,通过改变降纤酶治疗剂量和时限,缩短治疗时间窗,探讨不同治疗方案下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卒中症状发生在1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分别接受降纤酶或安慰剂两个治疗组.降纤酶首剂量15U,以后隔日5U,共4次,均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安慰剂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主要有效终点是3个月时......
作者:全国降纤酶临床再评价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05- 01
-
大鼠缺血再灌流脑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化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流脑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变化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ting、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2h后再灌流1、6、12、24h时,颞顶叶皮层缺血脑区caspase-3表达和活化、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和切割灭活及神经元凋亡程度的变化.结果再灌流1、6、12及24h组,缺血脑区的casp......
作者:严莉;于士柱;安同岭;张丽侠;管欣琴;杨露春 刊期: 2005- 01
-
规范治疗急性脑卒中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
目的制定卒中规范治疗方案并观察其在实际操作中对降低卒中病死率的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病例历史对照.根据循证资料,结合国情,由专家制定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规范诊断和治疗方案,内容包括建立卒中单元方案、诊断方案、发病不同时间段治疗方案以及康复和护理方案等.收集全国30家医院2002年7月至2003年5月间首次发病7d内的脑梗死或者脑出血患者,根据预定的统一方案(见附录)进行诊治.以各单位2001年全年同条......
作者:《脑卒中综合规范临床(内科)诊治研究方案》协作组 刊期: 2005- 01
-
抑肽酶佐治脑出血脑水肿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抑肽酶辅助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83例,分为2组,抑肽酶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量脑水肿体积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的变化.结果①入院后第1、2、3周神经功能评分增加值(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肽酶治疗组(分别为14.5±4.3、19.0±5.2、24.0±5.0)高于对照组......
作者:周春奎;吴江;孟令秋 刊期: 2005- 01
-
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在认知功能损害早期测查中的应用
目的检测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TICS-m)在认知功能损害早期测查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64例,对照组为社区健康老人52名.由2名神经科医师独立、盲法检查TICS-m.做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诊断效度.结果TICS-m各部分面访与电话访问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79~0.96之间,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在0.89~0.98之间.TICS-m诊断痴呆(......
作者:孟超;张新卿;毕智勇;魏岗之;周景升;王姮;孙厚亮 刊期: 2005- 01
-
脑梗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其分子遗传学研究对脑梗死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以及对阐明血管性痴呆(VaD)和Alzheimer病(AD)的相互关系均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重视.......
作者:柏华;魏岗之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
- 1 α1-抗糜蛋白酶对类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细胞表达核转录因子的影响
- 2 第九届全国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3 大脑后部皮质萎缩一例
- 4 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的神经梅毒二例
- 5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研究进展
- 6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 7 小鼠的年龄相关性空间认知能力损害与背侧海马synaptotagmin 1升高有关
- 8 帕金森病痴呆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 9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和多系统萎缩小脑型的诊断和鉴别
- 10 细胞穿膜肽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靶向给药的研究进展
- 11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老素-1基因突变检测及其突变后对早老素-1和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功能的影响
- 12 降纤酶两种剂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汉两民族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
- 14 青年反复卒中合并Castleman病一例
- 15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 16 老年期痴呆精神病理的研究进展
- 17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五例临床病理分析
- 18 抗癫癎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9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
- 20 国人F波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