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第9期文章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特殊型出血性转化二例

    虽然欧洲和美国大规模试验证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是有益的,但出血事件常常妨碍溶栓治疗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李小刚;张新宇;王力平;樊东升 刊期: 2006- 09

  • 多发性硬化合并IgA型天疱疮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2006年2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7月底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左眼明显,12月底出现背部烧灼感,双下肢麻木、无力、痉挛性疼痛,在当地予维生素、血栓通等治疗.......

    作者:胡学强;李静;鲍健 刊期: 2006- 09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伴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八例

    临床资料我们中心自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对经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等筛查的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供血不足和脑梗死的132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出的阳性率高达82.58%(109/132),脑梗死患者中有8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8岁.......

    作者:詹青;张桂运;陈左权;顾斌贤;邓东风;韩洪杰 刊期: 2006- 09

  • 发作性运动源性动作障碍合并癫(癎)、Friedreich共济失调二家系

    发作性运动源性动作障碍(paroxysmalkinesigenicdyskinesia,PKD)是一种离子通道病,与遗传相关.PKD合并癫(癎)或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所发现2例患者的家系报道如下.......

    作者:张守文;刘玉玺 刊期: 2006- 09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率关系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再发脑梗死危险性的关系,进而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2名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以此结果将患者分为Hhcy组和非Hhcy组,对两组患者5年中脑梗死复发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结果Hhcy组5年复发率显著高于非Hhcy组(Hhcy组患者为44.26%,非Hhcy组患者为12.22%,P<0.01),再经......

    作者:谈晓牧;刘建国;刘怀翔;高海风;张哲成 刊期: 2006- 09

  • 糖尿病脑梗死核心周边区微观结构研究

    研究糖尿病脑梗死早期核心周边区的微观结构特点,对理解糖尿病加重缺血脑损伤的机制有一定意义,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5年9月进行此项研究.......

    作者:徐晓云;李刚;王德生;王军臣 刊期: 2006- 09

  • 福山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和肌-眼-脑病的基因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

    目的探讨福山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Fukuyamacongenitalmusculardystrophy,FCMD)和肌-眼-脑病(muscle-eye-braindisease,MEB)的基因产物在细胞内的定位及其可能的功能.方法构建FCMD的致病基因fukutin,MEB的致病基因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露糖转移酶1(protein-O-linkedmannoseβ1,2-N-acetylgluc......

    作者:熊晖;小林千浩;立川雅司;藤掛伸宏;戸田達史 刊期: 2006- 09

  • 炎性指标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炎性指标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44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和21名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酶联免疫法测定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含量.结果IM......

    作者:丁士芳;张梅;陈文强;张鹏飞;姚桂华;张运 刊期: 2006- 09

  • 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的卫生经济学问题.方法按照统一的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取北京地区3家医院神经内科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市的3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三级医疗-康复体系.在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分别评价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并由专人进行家庭经济情况及费用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病后3个月及6个......

    作者:钮竹;张通 刊期: 2006- 09

  • 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癎)的临床特征及药物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癎)(severemyoclonicepilepsyininfancy,SMEI)的临床特征及抗癫(癎)药物疗效.方法通过对4046例癫(癎)患者随访分析,根据国际抗癫(癎)联盟的分类标准诊断SMEI,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到16例SMEI患者,其中散发病例8例,有热性惊厥或癫(癎)家族史者8例,根据发作形式诊断为典型SMEI10例,边缘型SMEI6例,患者有多种......

    作者:刘晓蓉;秦兵;廖卫平;邓宇虹;黎冰梅;杨少青;付伦姣 刊期: 2006- 0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