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伴Wolfram综合征的MELAS一例报告
患者,女性,4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双耳听力丧失2d,于2000年2月3日收入院.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双眼视物不清,双耳听力丧失,在外院治疗1d无效,外院CT扫描无异常.有神经性耳聋10余年(双耳听力轻度下降),糖尿病10余年,贫血1年,月经量不多.育有一子,19岁,其子亦患糖尿病2年,且身材矮小,余无异常.患者一妹于25岁左右死亡(死因不明).余直系、旁系亲属无异常情况.入院查体:体温、脉搏......
作者:曹丽丽;吴金玲;郭斌;刘梅仕 刊期: 2001- 03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四例报告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motorneuropathy,MMN)是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神经病.自1982年首次报道至今,国外已报道100余例,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近1年收治的4例MMN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蒋荣峰;李光勤;张光伟;朱洪春 刊期: 2001- 03
-
弥漫性大脑胶质瘤病一例临床及病理报告
患者男性,20岁.因头痛半年余,左侧肢体无力,口齿不清半个月入院.查体:意识清楚,吟诗样语言,双向水平快速眼震,左侧肢体肌力Ⅲ~Ⅳ级,肌张力稍低,共济运动欠准确,左下肢Babinski征(+);脑MRI示中脑、脑桥、左侧小脑半球及蚓部、双侧基底节区广泛T2加权像高信号影,T1加权像未见明显异常(图1~4),注射对比剂后无明显强化,边缘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中线结构无移位.脑脊液清亮透明,压力为29......
作者:林念童;石尚金;韩立新;冯晓冬 刊期: 2001- 03
-
Guillain-Barr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测定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对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患者施万细胞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50例GBS患者(重型组19例,轻型组31例)和22名正常人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GBS患者还进行了脑脊液和血清的动态检测.结果(1)两组GBS患者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
作者:赵钢;杨毅宁;粟秀初;冯幼启;代文 刊期: 2001- 03
-
红藻氨酸诱导慢性颞叶癫痫鼠脑海马胶质细胞增生和突触重建的研究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诱导的慢性颞叶癫痫鼠脑海马突触重建及胶质增生与颞叶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Neo-Timm银染观察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水平.结果鼠脑海马注入红藻氨酸后,双侧海马区均出现神经元脱失、突触重建及胶质细胞增生,注射侧以CA3区、门区明显,CA1区受累较轻;对侧CA1区、门区明显,CA3区相对较轻,......
作者:王蓉;肖波;荆春霞 刊期: 2001- 03
-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能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性
目的评价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32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发病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随机分组和病例配对研究,临床评分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随机分组和病例配对中,服药组临床评分为17.39±9.90,未服药组为16.22±9.9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能降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韩恩吉;许军;曹丽丽;邓小梅;卢林 刊期: 2001- 03
-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评分,并用逐步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SD总发生率为34.2%,其中轻度20.2%,中度10.4%,重度3.7%.对PSD影响大的相关因素是既往抑郁症史,其次是性别、家庭和睦情况、合并疾病种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和卒中后病程.结论......
作者:龙洁;刘永珍;柴滨;陆菁菁;蔡焯基;贺佳丽;任艳萍 刊期: 2001- 03
-
Kojewnikow综合征12例报告
目的研究Kojewnikow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脑电图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2例Kojewnikow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观察.结果Kojewnikow综合征有局限性持续性肌肉抽搐和单纯部分运动性癫痫持续发作2个基本特征,病因以病毒性脑炎多见,其他为脑膜脑炎、胶质瘤、脑囊虫病、脑梗死、糖尿病及隐源性癫痫.并发现其病灶分布以分水岭区为多见.结论Kojewnikow综合征分2型,综合分......
作者:王茵东;徐桂芝 刊期: 2001- 03
-
影响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正确诊断的因素与诊断探讨
颅内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发病率低、病因多及症状各异,造成临床诊断困难.1987年2月至199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均经头颅CT、MRI及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24例和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例.临床误诊为其他疾病13例,误诊率50%.现对其临床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冯璞;黄旭升;郎森阳;匡培根;陈海伦 刊期: 2001- 03
-
Wilson病基因全长外显子的突变检测和分析
目的研究报道Wilson病(WD)基因7种新突变和5种新多态,结合前期在部分外显子发现并报道的突变和多态现象,进一步分析WD基因全长外显子的突变特征,以期对中国人WD基因的突变状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和84例分别来自65个家系的WD患者.抽取上述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用盐析法或过柱法抽提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扩增全部的21个外显子顺序,以单链构......
作者:吴志英;王柠;林珉婷;方玲;慕容慎行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Neuroserpin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实验研究进展
- 2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 3 Fabry病二例患者的血管病变
- 4 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后扣带回功能连通性的变化
- 5 A型肉毒毒素治疗儿童伴有结膜充血及流泪的单侧短暂性神经痛样头痛一例
- 6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
- 7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盗血程度及类型的关系
- 8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遗传性压力易患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 9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若干热点及挑战
- 10 POLG基因突变所致线粒体病五例报道
- 11 运动前期帕金森病定义及研究进展
- 12 阿托伐他汀对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抗炎作用
- 13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30例临床分析
- 14 我国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其防控策略
- 15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肌病电生理特点及对机械通气的影响
- 16 雪卡毒素中毒伴神经电生理改变二例报告
- 17 首发缺血性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预测因素的回归性分析
- 18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的分析
- 19 Ⅵ型胶原蛋白相关肌病的临床特点与致病基因分析
- 20 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转导与重症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