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年第12期文章
  • 早发性帕金森病的神经心理学测验与P300检测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早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和认知功能特点.方法以发病年龄为分界点将242例患者分为早发性帕金森病组(≤50岁,76例)和晚发性帕金森病组(>50岁,166例),对各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家族史等一般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和各分项认知功能的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P300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早发性帕金森病组的阳性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晚发性帕金森病组[21.1%(16/76)与6.02%(1......

    作者:黄静;张玉虎;聂坤;甘蓉;王丽敏;唐红梅;赵洁皓;黄智恒;王丽娟 刊期: 2013- 12

  • 鞘内化学治疗同步放射治疗对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应用鞘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同步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恶性实体瘤脑膜转移患者的诊疗及随访资料.治疗方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12.5~15.0mg,每周1次,连续8周;同时行全脑或节段性椎管放射治疗,每次剂量40~50Gy,照射20~25次.结果症状完全缓解9例,明显缓解11例,症状减轻6例,无缓解3例;共19例患者完成同步治疗;19例患者......

    作者:潘振宇;王爱林;杨国姿;石硙岩;董丽华 刊期: 2013- 12

  • 血尿酸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95738名对象作为观察队列,依据2006-2007年首次健康体检的血尿酸值将不同性别的观察对象各分为5个分位组,平均随访4年,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1)在较高尿酸分位组,研究对象的年龄较大,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高血压病史、高脂......

    作者:孟令民;吴寿岭;王淑娟;雷军;邓红亮;张彩凤;元小冬 刊期: 2013- 12

  • 单侧空间忽视患者十例阅读障碍的研究

    目的研究单侧空间忽视患者阅读汉字是否存在忽视性阅读障碍及忽视性阅读障碍类型,是否存在词长效应及语义效应.方法采用汉字阅读材料对10例左侧空间忽视患者进行阅读能力检测.结果单侧空间忽视患者在阅读汉字材料时出现阅读障碍,多为忽视性阅读障碍(202/215,94.0%).忽视性阅读障碍中常见的类型是遗漏错误(148/202,73.3%),其次是替换错误,其余为添加错误.双字词的错误率为9.9%±8.4%......

    作者:浦卉;田仰华;董文文;汪凯 刊期: 2013- 12

  • 通过抑制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影响淀粉样前体蛋白通路的相关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和执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迄今,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假说仍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是Aβ产生的限速酶.我们综述近年BACE1抑制剂在AD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为更好地开发AD临床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梁惠玉;张兴梅 刊期: 2013- 12

  • 低血糖性脑损伤相关临床事件的研究进展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且令人不安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是达到和维持适血糖控制的主要障碍.Cryer等[1]指出,“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随着强化降糖方案的广泛应用,低血糖的高发病率以及低血糖诱发的脑损伤事件如低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偏瘫等因其特殊性、相对隐蔽性、临床易漏诊和误诊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低......

    作者:赵飞;赵玉武 刊期: 2013- 12

  • 拉莫三嗪所致严重皮肤性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拉莫三嗪是一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其效果已经得到了多个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的肯定[1-3],同时,拉莫三嗪还是惟一有证据表明可以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抗癫痫药物[4].然而临床医生选用拉莫三嗪时往往有所顾忌,因为拉莫三嗪是皮疹发生风险高的药物之一,其皮疹发生率约为4.8%[5],部分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据报道,0.8%~1.0%的儿......

    作者:张婷;肖农 刊期: 2013- 12

  • 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

    1998年Blau等[1]报道了l例不伴有高苯丙氨酸血症的中枢性二氢蝶啶还原酶(DHPR)缺乏症,后证实其为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sepiapterinreductasedeficiency,SRD)[2],该病是一种可导致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3],占所有DRD的3%[4],与经典的DRD类似,也是一种四氢生物蝶呤(BH4)合成异常所致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缺陷的疾病......

    作者:王震;付振强;张博爱 刊期: 2013- 12

  • 加强对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认识

    神经科临床医生往往重视对大脑动脉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早期的灌注成像诊断、介入治疗等,却容易忽视大脑静脉血栓(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的诊断.这是因为后者的发病相对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改变早期难以识别.但是,如果强化对CVT的认识,注重总结相应临床特点,也能发现其仍然有规律可循,有特点可掌握.为此,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及研究进展,对CVT......

    作者:戚晓昆;张洪亮 刊期: 2013- 12

  • 第23届国际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会议纪要

    第23界国际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ALS/MND)会议于2012年12月上旬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会议分17个专题,交流论文96篇.会议的热点和主要议题涉及多个对ALS/MND认识的全新观点和深层理解,其中包括C9ORF72基因和额颞叶痴呆(FTD)等前沿问题.以下简要介绍本次会议某些专题的内容.一、基础研究1.遗传学:Chalabi从易患基因、发育与老化和随机性三方面论述了ALS易患因素.C......

    作者:黄旭升;崔丽英;丁新生;张成;张宝荣;李晓光;商慧芳;卢家红;陈嬿 刊期: 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