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伴有可逆性脑白质受累的腓骨肌萎缩症X1型二例
少数腓骨肌萎缩症X1型(CMTX1)患者可伴有一过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可逆性脑白质损害.我们报道2例伴有可逆性脑白质受累的CMTX1病例.例1为15岁男孩,以阵发性言语障碍及肢体无力起病,出院后仍走路不稳.例2为13岁女孩,以一过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及言语不清为表现,伴完全好转.2例均有高弓足,但无明显家族史及既往个人史.临床表现均为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影像学上在胼胝体及侧脑室周围区域有异常信号......
作者:马晓宇;汪春娟;王宝洁;张晓婷;杨洋;郭守刚 刊期: 2018- 08
-
神经纤维瘤病一家系NF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意义
为了筛查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一遗传家系致病基因突变位置及分析其临床表型,笔者用IlluminaMiseq测序对NF1一家系的先证者进行了目标区域捕获及分析,寻找可疑突变位点,并行家系成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了2个罕见变异,除KIFlB基因c.C3649T杂合错义变异(KIF1B:p.P1217Shet)外,还发现了NF1基因(NM_000267.3)外显子41的c.T6......
作者:朱耀彬;骆杰伟;林新富;徐杰;郑武;俞云龙;郑秀芬;郑星宇 刊期: 2018- 08
-
新型布尼亚病毒脑炎一例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可导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新型RNA病毒,以蜱为主要传播媒介.我们报道了1例经二代基因测序确诊的新型布尼亚病毒脑炎,临床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抽搐等,伴血小板明显降低及酶学指标显著升高,经积极地抗病毒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本文旨在提示,在流行季节里,当发现以发热、意识障碍、抽搐等临床表现起病,且合并血小板明显减少者,需考虑到新型布尼亚病毒相......
作者:张晓婷;汪春娟;关鸿志;陈唯军;王宝洁;马晓宇;杨洋;郭守刚 刊期: 2018- 08
-
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34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9月我院收治的34例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并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观察患者预后.结果共收集34例临床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平均发病年龄(45.39±16.3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34例(......
作者:王天红;谷有全;周超宁;陈小明;王颖;姚利和;武文娟;鲁雅琴;刘宁;陈军 刊期: 2018- 08
-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认知水平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探索其脑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的55例ALS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及DTI扫描.按照其认知功能,ALS患者被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27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ALS(ALS-Cn)、17例ALS伴认知损害(ALS-Ci)及11例ALS合......
作者:侯波;沈东超;崔博;李晓璐;彭攀;邰宏飞;张亢;刘双武;付瀚辉;冯逢;刘明生;崔丽英 刊期: 2018- 08
-
中脑磁共振定量测量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定量测量对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年1-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就诊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进行中脑磁共振定量测量,包括中脑短轴宽度(MW)、中脑短轴/脑桥短轴(M/P)、磁共振帕金森指数(MRPI).比较上述指标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经典型(PSP-RS)、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3组之间的差异,并比较诊断效能.结果入......
作者:王含;张一玮;袁晶;徐丹;有慧;李明利;冯逢 刊期: 2018- 08
-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其在近期预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状况及其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发病72h内收治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单侧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试验组)106例,NIHS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2,5)分.并按照头颅DWI结果将试验组划分为病灶侧106例,非病灶侧106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
作者:陈炎;朱幼玲;董斌;陈娅;胡婉华;彭宇豪 刊期: 2018- 08
-
抗IgLON5抗体相关脑病三例分析
目的通过抗神经元抗体检测筛查抗IgLON家族蛋白5(IgLON5)抗体相关脑病患者,对抗IgLON5抗体阳性者进行临床观察,描述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伴有明显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或者多系统萎缩样表现的患者,对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抗IgLON5抗体检测,对抗体阳性者继续进行HLA-DRB1、HLA-DQB1基因检测,并进行临床评估、免......
作者:任海涛;关鸿志;范思远;王姝;徐晓璐;郝红琳;刘彩燕;崔丽英;黄颜 刊期: 2018- 08
-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研究进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新诊断的痴呆正以每年7700000例的速度增长,这一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痴呆高危人群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该疾病的预防重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诊断痴呆综合征前,许多老年人普遍存在步态缓慢,并认为步态缓慢是预测痴呆的有力因子.因此将步态纳入痴呆风险评估是一种既能提高痴呆预测风险能力又简便的新方法.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otoriccognitiv......
作者:程峙娟;涂江龙 刊期: 2018- 08
-
发作性睡病1型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发作性睡病1型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下丘脑外侧区Hypocretin神经元大量丢失,由于Hypocretin的信号通路与脑干和脊髓的自主神经中枢有广泛的相互作用,发作性睡病1型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昼夜节律/睡眠异常、能量代谢和体温调控障碍、瞳孔调节障碍、性功能障碍以及猝倒过程中的自主神经波动等.我们拟对发作性睡病1型患者在一般状态和猝倒状态下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进行综述,以期加强对发作性睡病1......
作者:黄蓓;陈坤;赵忠新;吴惠涓 刊期: 2018- 08
动态资讯
- 1 Hallervordon-Spatz综合征一例报告
- 2 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致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损伤的钙离子机制
- 3 HtrA2/Omi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4 基因芯片捕获及高通量测序在迪谢内型肌营养不良基因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 5 表现为单纯性颅内压增高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 6 白塞病并发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 7 应用长程颅内电极监测定位癫(癎)致(癎)灶
- 8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静息态下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改变
- 9 第十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会议暨规范化研讨会会议纪要
- 10 额叶与枕叶卒中患者的内隐记忆损害特征
-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 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
- 13 急性缺血性卒中基线血压和侧支循环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14 酷似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四例临床分析
- 15 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
- 16 不同时期糖尿病对大鼠血脑屏障内皮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影响
- 17 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肌损伤中的作用
- 18 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分析
- 19 多发性硬化治疗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 20 基因确诊的肯尼迪病两例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