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年第5期文章
  • 磁共振多模式快速成像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八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例,进入绿色通道并行磁共振快速成像检查,均采用GE1.5T双梯度磁共振在5min内完成多个序列的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T.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液体反转恢复成像(FLAIR)及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如加做灌注加权成像(PWI)约在7rain内完成.男2l例,女15例,年龄5......

    作者:青科;赵振国;李跃华;隋海晶;沈武钢;赵晓晖;王连文;谢秀海;龚怡 刊期: 2008- 05

  • 永存舌下动脉一例

    永存舌下动脉(persistenthypoglossarartery,PHA)是第二类常见的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常见的是三叉动脉),发生率约为0.027%-0.260%[1].此类胚胎血管起源于颈内动脉颈段,一般在C1-2水平,向后内弯曲走向扩大的舌下神经管[2].PHA穿过此管,不经过枕大孔而直接与基底动脉吻合[3].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PHA分析如下.......

    作者:余翔;高小平;梁辉 刊期: 2008- 05

  • 不规则血肿形态的量化评价

    目的不规则血肿形态是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之一,用数学方法推算出血肿的不规则指数(R),尝试用R值对血肿的不规则形态进行客观和量化的评价.方法收集深圳市5家医院发病6h内行第1次头颅CT检杏,48h内复查头颅CT的非手术脑出血的病例资料,共120例,分为2组:血肿扩大组31例;血肿无扩大组89例.用图像测量软件测量脑出血患者头颅cT大血肿平面的周长(L)、面积(s)、直径(A)、横径(B),计算......

    作者:李卓星;褚晓凡;窦汝香;邹良玉;朱治山;李刚;曾文双;魏巍 刊期: 2008- 05

  • 颈动脉海绵窦瘘28例临床特点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分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和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spontaneouscarotidcavernousfistula,SCCF),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复杂,极易误诊.我们收集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28例CCF,分别进行讨论,对我们以后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安荔;徐华燕;张宝荣 刊期: 2008- 05

  • 难治性颞叶癫(癎)的相关基因表达谱

    目的筛选难治性颞叶癫(癎)相关基因表达谱,并通过对表达谱筛选所发现的差异基因进行验证,从分子水平探讨颞叶癫(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在利用基因芯片对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手术切除颞叶组织与对照间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应用RT.PCR方法,验证SH3GL2、BTN2A2、KCNJ4基因的mRNA在颞叶癫(癎)患者脑内的表达差异.结果芯片研究结果显示,颞叶癫(癎)脑组织标本与对照组......

    作者:吴洵昳;洪震;高翔;朱国行;吕传真 刊期: 2008- 05

  • 蛋白激酶Cη基因1425 G/A多态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患性

    目的探讨江苏汉族人群蛋白激酶cη(PRKCH)基因1425G/A单核苷酸多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255例脑梗死患者和225例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筛查PRKCH基因1425G/A单核苷酸多态,对相关资料编码后输入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脑梗死组中GA+AA基因型频率(56.86%)和A等位基因频率(36.27%)......

    作者:宋新建;王枫;周勇;李晓波;沈晓明;丁海霞;姚娟;邓晓萱;丁新生 刊期: 2008- 05

  • 无创性定位手段在颞叶内侧癫(癎)患者癫(癎)灶定位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多种无创性定位手段在颞叶内侧癫(癎)患者术前癫(癎)灶定位中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颞叶内侧切除,随访1年以上,预后为EngleI级的40例患者,回顾性地总结这组病例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发作症状、头颅MRI、发作问期SPECT所提供的定侧定位信息,分析其在癫疴灶定位中的价值.结果(1)发作间期颞前尖波:出现单侧独立尖波者37例(92.5%),其中35......

    作者:李莉萍;孙伟;王玉平 刊期: 2008- 05

  •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一家系临床、电生理、病理及基因分析

    目的报道1个出现神经源性骨骼肌损害的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PMD)家系的临床、骨骼肌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先证者为60岁男性,50岁时出现双下肢近端无力,53岁出现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57岁出现双眼睑下垂和眼球突出.肌酸激酶轻度增加,四肢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伤,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20%~43%.家系3代中除先证者外尚有5例在45岁后出现吞咽困难,4~20年后出现眼睑下垂,其中3例有肢体无力.对先证......

    作者:陈彬;栾兴华;郑日亮;吕鹤;张巍;袁云 刊期: 2008- 05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4型的研究进展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4型(spinocerebeUarataxia14.SCAl4)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震颤等,其致病基因--蛋白激酶Cγ基金(PRKCG)已被定位及克隆,并已证实PRKCG点突变而非核苷酸重复突变.......

    作者:易继平;唐北沙 刊期: 2008- 05

  • 弥散张量成像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应用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的诊断主要依据ElEscorial临床标准,结合电生理改变并除外其他疾病,其中下运动神经元(LMN)受累可通过肌电图诊断,而上运动神经元(UMN)损害主要依赖临床检查,缺乏客观评价标准.......

    作者:刘强;卢锡林;姚晓黎 刊期: 200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