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考试紧张性癫癎发作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1年前参加考试时自觉心情紧张,作文时突然发生下颌紧张、舌上翘感、言语不清,并感到心跳加快、心悸.无意识丧失、抽搐、咬破舌,伴尿失禁.......

    作者:杨玉庆;陈沛源 刊期: 2009- 01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一例磁共振成像特征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3岁,于2007年11月8日突发左眼方块形异物飘动感,每次发作3~5min;5~6h后出现右颞、枕部撕裂样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并有发作性头向左转,眼向左上凝视,持续2min,间隔10min;1h后突发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唇面发绀,四肢抽搐,双上肢屈曲,双下肢强直,无二便失禁及唇舌咬伤,持续2min,并伴有发热,体温38℃左右.在外院查头颅MRI示右侧颞枕叶脑回肿胀,左颞......

    作者:殷宇慧;高枫;黄一宁 刊期: 2009- 01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15例分析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伴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艾滋病患者15例,其中8例因神经系统症状而首诊于神经科.结果15例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脑病者4例,其中1例表现为舞蹈症,1例HIV脑病合并HIV相关肌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合并弓形体脑病1例;HIV相关肌病1例;多脑神......

    作者:郝红琳;刘秀琴;崔丽英;徐雁;李力波;魏妍平;陈琳;彭斌 刊期: 2009- 01

  • 帕金森病的眼球跟踪运动特点

    目的定量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眼球跟踪运动的特点,为评价PD患者的前庭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名健康人(对照组)和55例PD患者(PD组)作为受试者,PD组包括静止件震颤起病者31例(静止性震颤组),运动减少起病者23例(运动减少组),混合起病1例.对全部受试者进行眼震电图检杳.比较PD组和对照组跟踪运动增益值(gain,G)的差异,运动减少组和静止性震颤组跟踪运动的差异,PD患者双侧跟踪运动......

    作者:唐澍;赵桂萍;赵玉宾;孙相如 刊期: 2009- 01

  • 起病年龄对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起病年龄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原发性PD且对左旋多巴制剂有效的195例患者进行随访,详细记录其发病年龄、运动并发症出现的时间等临床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5例患者中57例早发和138例晚发患者平均起病后(3.88±3.33)年和(2.36±2.21)年开始服用左旋多巴制剂,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P=0.002).早发和......

    作者:马敬红;邹海强;胡国华;王枫;孙菲;陈彪 刊期: 2009- 01

  • 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及过磷酸化tau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人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OA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确保其正确诊断.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8例LOAD患者和5名尤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老年对照者的颞叶脑皮质,为死亡后13~101h尸检取脑,双侧颞叶皮质取材.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6μm,β淀粉样蛋白(Aβ)及过磷酸化tau蛋白(AT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相邻切片作阴性对照.光镜下观察两组颞叶皮质阳性分布情况.结......

    作者:王鲁宁;陈现红;张红红;胡亚卓 刊期: 2009- 01

  • 高血压脑微出血患者磁共振成像特征

    目的比较和分析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CMB)的发生率、微出血的出血点数和好发位置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年龄在35~75岁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大动脉栓塞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扫描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lty-weishtedimaging,SWI)扫描.结果3组患者中均有CMB病灶阳件患者,总发牛率33.8%,腔隙性脑......

    作者:唐洲平;刘菲;张琳;朱文珍;曾和松;朱遂强;张苏明 刊期: 2009- 01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慢病毒载体在脑梗死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能量耗竭、酸中毒、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幕酸毒性、炎症细胞因子损害等.......

    作者:李霞;马学玲;刘亢丁 刊期: 2009- 01

  • 抑郁症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可引发抑郁症状,甚至引起抑郁症,如脑卒中后抑郁、癫痫后抑郁,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可合并多种抑郁症状或与抑郁症共病.目前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集中于继发或伴发抑郁症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方面的研究.近年国外研究显示,抑郁症状亦可增加多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痴呆、癫癎、PD)的患病风险,并使之预后变差.然而迄今国内还未见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报道,现综述国外在此方面的......

    作者:杜鹏;汪昕 刊期: 2009- 01

  • 经颅重复磁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作用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Bis,AL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变性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其年发病率约为(0.86~2.40)/10万[1],患者多于发病后3~5年内死亡.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被认为是ALS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目前除利鲁唑(rilugole)外,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或药物,因此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疾病进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作者:王悦;崔丽英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