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第8期文章
  • 干扰素-β治疗多发性硬化五例

    我院在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期间,收住5例多发性硬化(MS)用干扰素-β(IFN-β)治疗,临床资料见表1.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8~36岁,平均26.4岁.按Poser关于MS的诊断标准,临床确诊3例,临床可能2例.入院时扩展的残疾功能状况量表(EDSS)评分2.0~7.5分,平均3.8分.首发症状视力减退者2例,感觉异常者2例,肢体无力者1例.磁共振检查发现病灶位于大脑半球者......

    作者:吴章薇;张星虎;艾青 刊期: 2006- 08

  • 视神经脊髓炎一家系二例

    例1女,56岁,于1998年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激素治疗后好转.随后3年内两眼交替出现3次球后视神经炎,视力逐渐下降,双眼遗有指动视力.曾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示:双眼P100潜伏期延长.2001年反复出现左下肢麻木,后出现双下肢截瘫,大小便失禁,行颈、胸、腰椎磁共振成像(MRI)示髓内脱髓鞘病变累及脊髓全段,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2005年7月突然出现左眼视物......

    作者:刘红;张本恕;张天林 刊期: 2006- 08

  • 急性泛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四例

    4例患者分别于1999年至2005年3月于我院就诊,均为男性,年龄17~48岁,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其中2例发展为肠梗阻,1例出现贲门失迟缓症.一般在感染后3~14d出现晕厥,2例同时出现面部无汗、唾液及泪液少.......

    作者:李云霞;丁素菊;刘明媛 刊期: 2006- 08

  • 中国南方汉族健康人TATA结合蛋白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变异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大陆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ataxias,SCA)17型(SCA17)的分布频率,以及南方汉族健康人群TATA结合蛋白(TATA-bindingprotein,TBP)基因CAG/CAA重复次数正常变异范围.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对已经排除了SCA1、2、3、6、7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的67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

    作者:宋兴旺;唐北沙;江泓;沈璐;杨茜;廖书胜;李清华;梁晓春;汤建光 刊期: 2006- 08

  • 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脑梗死具有脑损害作用

    我们于2004年6-12月建立严重免疫缺陷(SCID)小鼠大脑中动脉皮质梗死模型,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观察G-CSF对脑梗死后小鼠运动功能、梗死边缘血管再生、神经再生和炎症反应的变化,探讨G-CSF是否适合于脑梗死的治疗.......

    作者:温仲民;章春园;李文;邵国富;赵合庆;刘春风;包仕尧 刊期: 2006- 08

  • 血小板糖蛋白Ⅰbα Kozak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近一些研究证实了血小板糖蛋白(GP)Ⅰbα基因多态性和动脉血栓性疾病关系密切,GPⅠbα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动脉血栓性疾病的一个遗传危险因素[1,2].我们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中GPⅠbαKozak等位基因T/C多态性与脑梗死是否有相关性,报道如下.......

    作者:张晨;张奇志;宋玉强;滕继军;王海萍;王斌 刊期: 2006- 08

  • 脑电图在评估脑死亡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脑电图(EEG)在判定脑死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浙江省各大医院临床诊断为脑死亡患者88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4例,年龄16~82岁,平均(43.6±18.5)岁.采用意大利EBNeuro公司Belight便携式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标准,用针电极进行描记,对88例临床诊断脑死亡患者相隔12h行2次EEG检测.结果以脑电静息,即不出现>2μV的脑波活动作为脑死亡的EEG诊断标准.88例......

    作者:罗本燕;袁俏梅;唐敏;蒋美燕;裘云庆 刊期: 2006- 08

  • 红景天甙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表达内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成分红景天甙(salidrosid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小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80只C57BL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模型组、MPTP+红景天甙组(即干预组,分别用3mg/kg、50mg/kg和150mg/kg)及红景天甙对照组(分别用3mg/kg、50mg/k......

    作者:张宇红;陈生弟;李江林;杨红旗;郑汭;周海燕;王刚;陆国强 刊期: 2006- 08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MURR1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的突变检测和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MURR1基因的突变特征及其与WD患者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根据MURR1基因全长3个外显子及其毗邻内含子序列,自行设计合成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61例经ATP7B基因诊断确诊的WD患者的MURR1基因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MURR1基因突变和多态,并以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1例患者在5'非翻译区检出较为罕见的-43T→C杂合新多态,因例......

    作者:赵桂宪;吴志英;陈万金;王柠;林珉婷;慕容慎行 刊期: 2006- 08

  • 耐药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相关蛋白1的表达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相关蛋白1(heatshock27000associatedprotein1,HSPBAP1,GenBank:AK09670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建立的耐药性癫(癎)脑库中随机抽取36例耐药性癫(癎)患者术后脑组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免疫组化法对HSPBAP1......

    作者:孙纪军;关立峰;王学峰;席志芹;李劲梅;龚云;刘凤英;吴原;杨辉;张建国;王玉平;李云林;卢涌;李红卫 刊期: 200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