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学者关于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基因克隆的研究结果在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kinesigenicdyskinesia,PK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运动诱发的、持续时间短暂的运动障碍,卡马西平治疗有显著疗效,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癫痫.自1967年Kertesz首次报道后,陆续有关于散发性和家族性病例的报道,推测其发病率约为1/150000,家族性病例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先后有学者通过连锁分析将PKD的致病基因......
作者:吴志英;王柠 刊期: 2011- 12
-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血管内介入技术起源于外周血管,发展于冠状动脉血管,近20多年来被引入脑血管病的防治中.虽然这一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发展却非常迅速.脑血管病血管介入的从业人员来自不同专业,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治疗策略千差万别.这些特点使制定统一的指南以引导规范化的临床实践显得至关重要.基于这一考虑,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卒中组织(ESO)、美国神经病学会(AAN)、美国介入放射学会(SIR)等专业学......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撰写组 刊期: 2011- 12
-
帕金森病患者记忆监测与情景记忆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disease,PD)对情景记忆监测情况,并进一步探讨PD患者情景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情景记忆知晓感(feelingofknowing-episodicmemory,FOK-EM)判断的试验范式,对25例PD患者和25名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者进行研究.结果与HC组的FOK-EM的回忆率(39.67%±6.11%)、再认率(58.......
作者:吕心怡;汪凯;陈先文;程怀东;谢丹丹 刊期: 2011- 12
-
可控释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微球减少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的发生
目的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的可释放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的微球对帕金森病(PD)大鼠运动症状及异动症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PLGA包裹左旋多巴及苄丝肼制作微球,高效液相法测定微球在体内释放出的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的浓度,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制模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成PD组、左旋多巴组、微球组(每组12只),另设溶剂注射假手术组(n=12).左旋多巴组......
作者:杨新新;任甜甜;吴娜;宋璐;袁伟恩;刘振国 刊期: 2011- 12
-
帕金森病患者记忆扫视的特点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扫视的特点,探讨记忆扫视对PD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3例早、中期PD患者作为PD组,同时选取36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记忆扫视检查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29例早期PD亚组患者的记忆扫视结果进行单独分析.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PD组患者记忆扫视速度、初始增益明显降低,记忆扫视潜伏期明显延长,多余扫视和......
作者:陈宪琪;陈静;孙相如;周红;赵桂萍 刊期: 2011- 12
-
帕金森病患者风险决策能力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患者在风险概率明确条件下的决策能力是否改变,进一步研究基底节与决策的关系.方法采用风险概率明确的骰子博弈测试(GameofDiceTest,GDT)对25例PD患者(PD组)和25名健康被试者(HC组)进行风险决策能力研究.结果与HC组(5.72±3.69)相比,PD组(10.88±5.58)更倾向于选择风险选项(t=3.86,P<0.0......
作者:马慧娟;严孙宏;陈先文;汪凯 刊期: 2011- 12
-
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目的使用临床评估量表和多导睡眠检测技术研究镇静催眠药物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设计,比较适应性失眠患者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前后的睡眠结构变化及评估其药物疗效.纳入对象为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门诊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32例,其中女性20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36.2岁.患者接受连续3d药物治疗(每次3mg右佐匹克隆),观察指标为服药前......
作者:尹贞云;吴惠涓;张琳;彭华;黄流清;王文昭;赵忠新 刊期: 2011- 12
动态资讯
- 1 新疆地区轻度认知障碍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脊髓损害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 3 肌萎缩侧索硬化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的测定
- 4 生物学标志物在神经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希望与困惑
- 5 多系统萎缩20例患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特点分析
- 6 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致出血性转化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7 青年反复卒中合并Castleman病一例
- 8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脑电图RAWOD模式的应用价值
- 9 线粒体病的临床治疗现状
- 10 脑梗死后锥体束华勒变性的弥散张量成像
- 11 缺氧及复氧对去整合蛋白和金属蛋白水解酶10和淀粉样β分泌酶mRNA水平的影响
- 12 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和预后
- 13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
- 14 新型布尼亚病毒脑炎一例
- 15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若干热点及挑战
- 16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microRNA-27a-3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17 颅内发育性静脉异常伴海绵状血管畸形三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 18 脑腱黄瘤病的周围神经改变一家系分析
- 19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一例
- 20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微环境内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