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早发型帕金森病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以黑质神经细胞变性为主要病理特点,以运动迟缓为突出临床表现的一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但临床发现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早,且具有相对独特的疾病表型.因此,根据发病年龄早晚,可将帕金森病分为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Parkinson'sdisease,EOPD)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onsetParkinson'sdi......
作者:陈慧敏;李芳菲;冯涛 刊期: 2015- 08
-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构建的现状与反思
动物模型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重要途径和方法,20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动物模型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M].动物模型为探索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的筛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受限于当前的技术水平,能够完全模拟人类老年痴呆病理过程和临床特点的动物模型依然难以实现,每一种动物模型只能展现人类疾病病理特征或临床特点的某些方面.此外,......
作者:胡勇博;任汝静;王刚 刊期: 2015- 08
-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为亚洲人群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1],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血液动力学低灌注、动脉-动脉栓塞、载体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累及穿支动脉开口有关.其中,动脉-动脉栓塞的病理基础主要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不稳定斑块以富含脂质坏死核心、薄的或破裂的纤维帽、斑块内......
作者:李文君;刘俊艳 刊期: 2015- 08
-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自从NMO血清自身抗体标志物抗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IgG抗体被发现后[1],NMO逐渐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疾病实体.抗AQP4-IgG抗体参与了NMO的免疫致病机制,应用现有的检测手段,大约......
作者:贺电;蔡刚;楚兰 刊期: 2015- 08
-
进一步开展颈部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
颈部动脉夹层是脑血管病的少见病因.颈部动脉夹层导致的脑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2%,但在青年脑卒中人群中比例则高达8%~25%[1-2],颈部动脉夹层是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前,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辅助检查方法有限,颈部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也导致了治疗方法、水平的参差不齐.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及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师对颈部动脉夹层认识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颈部动......
作者:彭斌;刘鸣;蒲传强 刊期: 2015- 08
-
临床医生应多关注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在过去的40年中,全球脑卒中发病率在高收入国家下降了42%,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则增加了约100%,目前,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超过高收入国家[1].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2004-2005年原国家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完成的《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上升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2].......
作者:王文志;孙海欣 刊期: 2015- 08
-
抑郁模型大鼠的海马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对抑郁模型大鼠脑血管、海马组织及细胞形态进行动态分析,揭示三者间变化的潜在关系.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体重匹配原则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各15只.对照组不处理,模型组按制备抑郁模型处理.分别于第0、2、4、6、8周对其进行磁共振成像,后摘取海马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各区细胞形态,同时采用Mimics软件勾画受试大鼠脑血管及海马.分析不同应激时间、脑血管变化与海......
作者:陈芸;李月峰;王冬青;赵天;蔡小威;孙美芳 刊期: 2015- 08
-
慢病毒介导artemin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artemin(ARTN)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潜在性治疗作用及对脑内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携带ARTN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SCs;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帕金森病组、移植MSCs(MSCs)组、移植空病毒转染的MSCs(LV-MSCs)组、移植慢病毒......
作者:刘凯;阴晓峰;相恒伟;邓文帅;孙鹏 刊期: 2015- 08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2014年9月18-20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市医学会和福建省神经病学分会承办,大会吸引了国内3760多名神经内科及相关学科的医师踊跃报名参加,共收到3567篇论文;参会人数和稿件均为历届年会之.年会充分展示了国内外神经病学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同时,恰逢今年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
作者:彭斌;蒲传强 刊期: 2015- 08
-
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4会议纪要
2014年3月27-29日,中国脑血管病大会(CCCD)2014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南大学神经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协办.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肖波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刘鸣教授致欢迎......
作者:肖波;刘鸣 刊期: 2015- 08
动态资讯
- 1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 2 儿童期不典型性良性部分性癫癎一家系二例
- 3 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病临床及PARKIN基因突变对照研究
- 4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突变阻滞形成系统进行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A3243G突变负荷检测
- 5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治疗
- 6 客观看待多发性硬化的遗传学研究
- 7 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模式CT指导下的静脉溶栓治疗
- 8 替尼达普对慢性颞叶癫(癎)大鼠海马内向整流钾通道2.3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 9 干燥综合征患者伴神经系统损害7例临床及病理变化
- 10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 11 重症肌无力患者循环T细胞受体β链3号互补决定区的研究
- 12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总负荷评估及其应用
- 13 回收血栓病理确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致急性脑梗死一例
- 14 治疗性低温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 15 COMT基因rs4680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关联性分析
- 16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 17 鼻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报告
- 18 帕金森病伴慢性疼痛的临床调查分析
- 19 安钠咖相关脑损害三例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特点
- 20 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