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与程序性死亡-1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表达的研究
王彩琴;应鸣翘;薛群;古彦铮;段晓宇;高晗清;王明元;汲晓沛;严晓铭;方琪;董万利;张学光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细胞因子类, 流式细胞术,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程序性死亡-1
摘要:目的 检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早期患者外周血中正性共刺激分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与负性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 1,PD-1)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且确诊为MG患者82例外周血标本,作为试验组,同时收集20例非MG患者的其他免疫病患者(non-myasthenia gravis,NMG)及健康体检者56名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成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上PD-1、ICOS及相应配体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的表达;同时收集2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成员血清中可溶性PD-1(sPD-1)、可溶性PD-L1(sPD-L1)和细胞因子IL-4等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流式分析结果:MG组CD4+T细胞上ICOS+亚群[57.29%(57.32%)]较健康对照组[15.6%(14.23%),Z=-6.560,P<0.05]及NMG组[23.4%(8.48%),Z=-3.645,P<0.05]显著增高,CD14+单核细胞上和CD19+B细胞上ICOSL+亚群较健康对照组和NMG组表达增高.MG组CD4+T细胞上PD-1+亚群[16.82%(10.66%)]较健康对照组[9.34%(9.18%),Z=-4.345,P<0.05]及NMG组[7.07%(3.40%),Z=-4.594,P<0.05]表达增高,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上PD-L1+亚群较健康对照组及NMG组明显升高.MG患者外周血CD4+T上PD-1与ICOS的共表达[9.64%(8.82%)]较健康对照组[1.81%(2.10%),Z=-7.389,P<0.05]及NMG组[2.86%(1.49%),Z=-4.636,P<0.05]上调.(2)EILSA检测结果:MG组血清中sPD-1[(1.87 ±0.64) 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9±0.70) ng/ml,t=2.04,P<0.05]及NMG组[(1.05±0.5) ng/ml,t=2.08,P<0.05];MG组血清中sPD-L1与健康对照组及NM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MG组血清中IL-4表达[(61.88±5.15) pg/ml]较健康对照组[(32.03±1.84) pg/ml,t=2.50,P<0.05]及NMG组[(42.62±3.31) pg/ml,t=2.34,P<0.05]上调,MG患者sPD-1与IL-4呈正相关(r=0.406,P=0.029).结论 CD4+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升高提示该亚群参与了MG免疫病理过程,sPD-1可能干扰了T细胞上膜型PD-1的负性信号传导,引起ICOS正性信号相对亢进,导致该群细胞过度活跃推动MG病情进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