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年第06期

心脑动脉狭窄血管内压力测量的意义与进展

高宇海;陈大伟;石进

关键词:
摘要:脑动脉狭窄后可能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狭窄近远端的压力差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后血管内压力测量已经应用于临床多年,并作为血管内治疗的一个主要评估指标[1].随着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广泛开展,血管的狭窄度是目前的主要指征,有研究表明血管的狭窄度不能够作为卒中预防的唯一方式,如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狭窄度不能作为颈动脉支架或者内膜剥离术的指标[2].目前关于脑动脉狭窄压力测量的报道不多,我们就脑动脉狭窄后血管内压力测量的意义及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