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年第09期

颈部肌张力障碍病感觉诡计现象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研究价值

李涛;宋春莉;周丽娜;荆璐;周璐;梁战华

关键词:斜颈, 感觉诡计,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摘要:目的 分析感觉诡计左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中的表现,探讨感觉诡计与大脑皮质辅助运动区功能的关系及其相关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3年4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病门诊首次且连续就诊的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75例,进行感觉诡计的现象学调查.其中男性23例,女性52例,男女比例1:2.26;发病年龄19 ~ 72岁,平均(42.5±l3.1)岁.根据感觉诡计类型,分为经典组、力量组、无诡计组和负性组.对首次就诊时表现为单纯扭转型的43例患者行皮质多点记录的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首次就诊时,感觉诡计存在于85.53% (64/75)的患者.随病程进展,感觉诡计类型可能发生改变.使用不同类型感觉诡计(经典组、力量组、无诡计组)患者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疾病复杂程度在各组间有增高趋势.经典组患者头部扭转方向对侧皮质辅助运动区P22/N30峰峰幅度与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力量组及无诡计组患者头部扭转方向对侧P22/N30峰峰幅度[力量组(3.16±1.71)μV,无诡计组(3.62±1.58)μV]较同侧[力量组(2.47 ±1.28) μV,t=2.243,P=0.038;无诡计组(2.73±1.14)μV,=2.893,P =0.023]高.经典组[(9.36±3.52)分]与力量组[(12.67±5.00)分]或无诡计组[(15.18±4.07)分]患者首次就诊时Tsu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典组比力量组,t=-3.020,P=0.004;经典组比无诡计组,t=-4.452,P=0.000).结论 不同类型感觉诡计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从经典组、力量组到无诡计组依次加重.不同感觉诡计类型可能提示大脑皮质辅助运动区功能处于代偿(经典组)或失代偿(力量组、无诡计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