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变化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吴有丽;沈春子;周霞;张宏;游孟哲;朱小群;孙中武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 脑缺血, 痴呆, 血管性
摘要: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 SIV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变化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58例SIVD患者,依据认知损害程度分为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组(SVMCI,n=86)及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组(SVaD,n=72),选择67名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依据头颅MRI将SIVD分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LI)组、脑白质疏松(LA)组,并对LA程度分级。测定血清ALP水平,并按照其浓度将受试者均分为3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及剑桥老年认知检查表-中国修订版( CAMCOG-C)等量表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认知损害程度组间血清ALP水平,不同ALP浓度间LI、LA及认知损害发生率,并将认知功能评分与ALP等做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SVaD和SVMCI患者MMSE评分[17.00(13.00,20.00)、25.00(25.00,26.00)分]及CAMCOG-C评分[59.50(49.00,68.75)、82.50(76.75,89.00)分]均低于对照组[28.00(28.00,29.00)、93.00(89.00,96.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87.337,P=0.000;Z=150.480,P=0.000)。在控制各混杂因素后,血清ALP水平随认知损害程度加重而增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8.60±15.52)、(78.76±13.39)、(86.75±18.85) U/L,F=22.587,P=0.000]。不同血清ALP浓度间LI、LA及SVaD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08, P=0.018;χ2=17.998, P=0.000;χ2=12.255, P=0.002)。相关分析示ALP与MMSE、CAMCOG-C总分呈负相关(r=-0.350,P=0.000;r=-0.286,P=0.000)。在校正各血管危险因素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ALP与认知功能损害仍呈正相关,当进一步校正LA分级后, ALP与认知损害间无相关性。结论SIVD患者血清ALP水平显著升高,其升高水平与SIVD认知损害呈正相关,尤其是脑白质疏松较为严重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