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类胚胎干细胞及其衍生的神经干细胞的免疫原性
目的体外观察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及其衍生的神经干细胞(NSCs)的免疫原性.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ESCs及其衍生的NSCs表面HLA-Ⅰ类分子(HLA-ABC)、HLA-Ⅱ类分子(HLA-DR、-DP、-DQ)的组成型表达,并观察在30ng/ml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诱导作用下NSCs细胞表面HLA-Ⅰ、HLA-Ⅱ诱导型表达的情况.同时通过将IFN-γ诱导前后的NSCs与健康人......
作者:黎逢光;李朝武;唐洲平;柴竞艳;湛彦强;张苏明 刊期: 2007- 12
-
dysferlinopathy患者八例临床及分子病理学特点
目的探讨中国dysferlinopathy患者的临床及分子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已确诊的4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4例Miyoshi远位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骨骼肌活体组织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特点.并以Duchenne肌营养不良4例,多发性肌炎和包涵体肌炎各2例作为对照.结果dysferlinopathy患者均以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萎缩为主要症状,符合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组织化学染......
作者:胡静;袁军辉;李娜;赵哲;沈宏锐;梅丽;刘彦 刊期: 2007- 12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肉组织中myostatin基因mRNA表达增加
目的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的mRNA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4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和4名非肌肉病对照者肌肉组织中myostatinmRNA的表达.结果2组肌肉组织中均有myostatin基因的mRNA表达.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肉组织中myostatin基因的mRNA的表达指数为2.25±1.04,明显高于对照组肌肉组织的0.3......
作者:赵晓萍;蒲传强;刘洁晓;毛燕玲;罗萍 刊期: 2007- 12
-
特发性半侧面肌痉挛患者30例电生理及影像学表现
面神经出脑干区的微血管压迫是特发性半侧面肌痉挛(essentialhemifacialspasm,EHFS)的主要病因[1-2],电生理检查中出现的面部F波为阐明其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3].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术中监测显示,异常肌反应(AMR)波形改变与EHFS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1].为此,我们研究了EHFS患者的电生理及MR断层血......
作者:魏易琼;卢祖能;董红娟;初红;杨晓玲;李茂进;刘仁忠;陈谦学 刊期: 2007- 12
-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七例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诊断规律.方法收集7例于2001年至2005年就诊并明确诊断为sIBM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发病年龄为41~75岁,平均57.4岁,病程2~10年,平均5.4年.全部患者均有股四头肌无力和萎缩,4例出现肢体远端无力,1例出现延髓部和颈部无力.其中伴随高血压和腔隙性脑梗死者2例,伴随脑出血、周围神经病和糖尿病各1例.7例患者均进行了肌肉活体组织检查......
作者:郑日亮;焉传祝;吕海东;吕鹤;毕鸿雁;袁云 刊期: 2007- 12
-
有氧前臂运动试验在线粒体肌病及脑肌病筛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氧分析和乳酸测定在有氧前臂运动试验中的应用,及其对于线粒体肌病及脑肌病的筛选诊断意义.方法对42例确诊的线粒体肌病及脑肌病(MM)、40名健康人(HC)和40例其他肌病患者(PC)进行有氧前臂运动试验,受试者以40%大收缩力、1s间隔做反复等长收缩前臂运动4min,在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行血氧分析和乳酸测定.结果运动中,MM组、HC组和PC组静脉PO2(mmHg,1mmHg=0.133......
作者:陈健华;崔丽英;陈琳;郭玉璞;高君;邱玲 刊期: 2007- 12
-
多系统萎缩的量表评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神经科学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MSA临床表现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统功能障碍等,病理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的神经元丢失,少突胶质细胞胞质α-共核蛋白阳性包涵体[1-2].......
作者:顾卫红;王国相 刊期: 2007- 12
-
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该蛋白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骨骼肌中的表达
目的制备运动神经元生存(SMN)蛋白多克隆抗体,探讨SMN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及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骨骼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构建pET-28a(+)/SMN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SMN-His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SMN多克隆抗体.构建pcDNA3.1/myc-HisB-SMN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中国仓鼠卵母(CHO)细胞.收集骨折患者以及Ⅰ、Ⅱ、Ⅲ型SMA患者的骨骼肌组织各3份.分......
作者:陈万金;吴志英;王柠;苏峻峰;林珉婷;慕容慎行 刊期: 2007- 12
-
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分别应用每日每千克体重2、8mg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对大鼠发病率、复发率、神经功能评分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及程度,并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IL-4在体内的表达及含量变化.结果EAE模型组与大剂量治疗组相比较,神经功能评分有显著改善,发病率由76.......
作者:郭力;杨静;孙雅菲;宋秀娟 刊期: 2007- 12
动态资讯
- 1 拉莫三嗪所致严重皮肤性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2 重视抗癫癎药物的不良反应
- 3 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蛋白磷酸酯酶-2A的改变
- 4 偏头痛血管周围间隙的磁共振特征分析
- 5 二肽基肽酶-6基因多态和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 6 获得性慢性肝性脑病八例报告
- 7 安慰剂镇痛的相关研究及探讨
- 8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9 γ氨基丁酸(A)受体基因及功能变化与癫痫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0 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 11 恶性肿瘤相关的炎性肌病患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 12 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后扣带回功能连通性的变化
- 13 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1相关性肢带型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二例临床分析
- 14 发作期碰触面部动作在颞叶癫痫致痫区定侧中的意义
- 15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内膜剥脱术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 16 抗癫痫药与抗感染药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7 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与血糖变异性的相关性
- 18 以肌肉损害为首发表现的淀粉样神经肌病一例
- 19 成年烟雾病患者71例脑微出血特征分析
- 20 低钠血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