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年第6期文章
  • 癫(癎)术后抗癫(癎)药物的治疗模式

    目的探讨癫(癎)术后抗癫(癎)药物的应用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2002-2005年在我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的170例癫(癎)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段分为3组,A组:2002年至2003年10月的病例;B组: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药师与临床医生一起对癫(癎)手术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病例;C组: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接受全程化药学服务的病例.对随访1年后各组之间的疗效、用药安全性、抗癫(......

    作者:张国君;齐晓涟;王玉平 刊期: 2008- 06

  • 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癎)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

    目的分析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在我院癫(癎)中心门诊就诊的儿童部分性癫(癎)进行随访观察,纳入符合良性部分性癫(癎)诊断者,排除能够分类的其他类型,分析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结果入组的44例患者中,38.6%(17/44)的患儿每天均有发作,额叶失神、偏转是常见的发作症状,觉醒脑电图有局灶、多灶、全面性棘慢波爆发3种表现,且以额部为著;睡眠时双侧同......

    作者:彭炳蔚;吴立文;刘秀琴;周祥琴;金丽日;卢强 刊期: 2008- 06

  • 癫(癎)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关系研究进展

    癫(癎)具有复杂的病因,对癫(癎)病因的深入了解有可能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疗,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尽管血管畸形、脑外伤、脑肿瘤等获得性病因以及涉及多种离子通道的遗传因素等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但大多数癫(癎)病因以及病理生理机制仍然远未阐明.......

    作者:任连坤;邵晓秋;吴立文 刊期: 2008- 06

  • 多发性硬化的灰质病变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区域炎症性脱髓鞘病变[1].虽然早有研究显示.MS患者大脑皮质和脑干的核团有脱髓鞘斑块出现,但是由于这种病变在常规的髓鞘染色及影像学检查中很难被发现,所以既往MS的灰质病变很少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对病灶更加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应用,MS的灰质病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关注.......

    作者:王晶;丁美萍 刊期: 2008- 06

  • 当前脑血管疾病研究的困境与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热点领域,如脑血管疾病的基因多态性研究,一级和二级预防,神经康复与神经再生,急症治疗等.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系列问题与困境逐渐凸现,亟待新的策略来应对.在此,笔者结合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进展,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引起重视和讨论.......

    作者:张苏明 刊期: 2008- 06

  •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基底神经节亚区氨基酸递质及GABAA受体亚单位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基底神经节亚区新纹状体、内侧苍白球、外侧苍白球和丘脑底核氨基酸递质含量以及GABAA型受体(GABAA)mRNA表达变化.方法6-羟基多巴胺(6-OHDA)脑内立体定位注射制成偏侧PD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HPLC)测定新纹状体、内侧苍白球、外侧苍白球和丘脑底核内氨基酸递质的含量;NorthernELISA法测定GABAA受体α1、α2、β2/3、γ2亚......

    作者:李振;赵忠新;黄流清;丁素菊;邓本强;余宏宇;余永伟 刊期: 2008- 06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神经免疫学组第一次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神经免疫学组换届后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22日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由神经免疫学组组长胡学强教授主持.......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刊期: 2008- 06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各危险因素对CAS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选择ICVD患者840例,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评定标准:IMT≤0.9mm为正常,0.9mm1.5mm为斑块形成,管腔狭窄≥30......

    作者:瞿萍;黄辉;张琼;陈贵海 刊期: 2008- 06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实验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动态表达

    脑梗死后溶栓时间窗为3h,溶栓成功血管再通,缺血性脑组织能够再次得到血液灌注,再灌注后究竟引起什么样的变化,有益还是有害?我们以临床上常见的溶栓时间窗3h为时间标准,对再灌注后脑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系列病理研究,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BB,PDGF-BB)的表达及作用,以期寻求有效的神经保护剂.......

    作者:胡明;张祥建;狄楠;刘薇;崔海瑛;刘瑞春 刊期: 2008- 06

  •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卒中预后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湖北省4个研究中心共收集29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脑血管疾病对照人群290例,检测其血浆hsCRP水平,并进行5年随访研究,分析血浆hsCRP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3.8)和(1.3±2.2)mg/L,t=8.048,P......

    作者:严江涛;王焱燚;倪黎;侯凌波;惠汝太;汪道文 刊期: 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