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10例脑梗死后的尸检全脑标本,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凋亡相关蛋白(Bcl-2),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人脑梗死后以梗死灶为中心,按照组织损伤程度由内到外分为4个区(0~3区),其中2区为半暗带区,40%以上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随缺血时间延长,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形态正常神经元的数量减少;3区......
作者:戚基萍;王德生;段淑荣;张艳;马广玉;李淑霞;林岩;韩伟;原琳 刊期: 2004- 01
-
实验性脑血管痉挛腔内球囊成形术后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顽固性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术后血管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基底动脉痉挛模型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成年杂种犬28只,分为实验组20只和阴性对照组8只.球囊扩张时的峰压力和持续时间分别为2个大气压和10s,分别在PTA治疗成功后当天,第30、90和300天复查脑血管造影,随后剖取基底动脉,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血管壁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两次注血所有犬的基底动脉均出现明显痉挛,......
作者:万琪;韩军良;李力;郭以川;张巍 刊期: 2004- 01
-
神经-皮肤黑变病一例临床及病理研究
神经-皮肤黑变病(NCM)是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为皮肤和脑膜先天性异常色素沉着所致,表现为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病变伴有先天性巨大皮肤黑色素痣,其脑膜病变尤易发生恶变.......
作者:张巍;万琪 刊期: 2004- 01
-
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头部磁共振表现
目的探讨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sCJD)头部磁共振的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0例sCJD于病后第2~12个月进行头部磁共振扫描,其中脑活检证实6例,14-3-3蛋白检测8例,脑电特异性改变8例及朊蛋白基因分析8例.结果5例双侧尾状核、壳核于T2加权像或Flair像呈对称性高信号,苍白球与丘脑正常,T1加权像无改变;2例脑萎缩,1例少许脑腔隙梗死,另有2例正常.结论(1)......
作者:林世和;赵节绪;江新梅;宋晓南 刊期: 2004- 01
-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MMN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波宽、面积、位相和时限,进行对比分析,判定是否有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暂时性离散(TD),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可见有一根以上运动神经或至少一根运动神经的一个以上部位出现CB或TD.其中......
作者:汤景乾;梁圣彬;王振金;李英杰;李亚楠;荣莹;贾和平 刊期: 2004- 01
-
胚肝细胞移植治疗Wilson病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胚肝细胞脾内移植对TX小鼠铜代谢紊乱的改善情况.方法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L小鼠胚肝细胞,以Hoechst33324进行荧光标记后作为供体对TX小鼠进行脾内移植,检测移植后TX小鼠的血清铜蓝蛋白和血清铜水平,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后2周内,TX小鼠的铜蓝蛋白由9.0U/L逐渐上升至14.5U/L、血清铜由0.3mg/L上升至0.6mg/L(P<0.05),受体肝组织内可见供体细胞定居......
作者:石铸;梁秀龄;王莹;黄丽;任廷文;李洵桦 刊期: 2004- 01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8月至2003年4月期间,对病程≤3个月的103例脑卒中患者,发生肩-手综合征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肩-手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0.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肩关节半脱位和年龄是其危险因素.结论肩-手综合征是卒中后3个月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应针对危险因素,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发生.......
作者:张淑云;张通;陈立嘉;卢海涛 刊期: 2004- 01
-
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以90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并分为二组:预后良好(mRS0~1分)和预后不良(mRS2~6分),对影响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0d时预后良好者30例,占36.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溶前欧洲卒中量表(......
作者:李斗;雷燕妮;单莎林 刊期: 2004- 01
-
多发性硬化4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413例MS患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MS好发于青壮年,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为主;首发症状以视力障碍(128例,31.0%)常见;肢体无力(325例)、感觉障碍(246例)、视力障碍(243例)是MS患者常见的症状,Lhermitte征较多见;发作性症状多见,以痛性痉挛发作和癫癎发作常见;可合并周围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胡学强;麦卫华;王敦敬 刊期: 2004- 01
-
α2-巨球蛋白基因多态在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分布
目的比较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A2M)基因18号外显子5′端5个碱基的插入/缺失(Ins/D)多态、24号外显子上缬氨酸/异亮氨酸(I1000V)多态,在帕金森病(PD)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在66例PD患者、115例AD患者中观察A2M基因两种多态的分布,并通过比值比(OR)对A2......
作者:赵晓萍;谢惠君;丁素菊;郑惠民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朱克教授生平
- 2 B族维生素干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作用
- 3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理研究进展
- 4 酷似脑桥心型梗死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一例
- 5 体外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 6 正常睡眠及失眠的功能神经影像研究进展
- 7 Olig家族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8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 9 兔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ATP和乳酸含量及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变化
- 10 缝隙连接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 1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12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静息态下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改变
- 13 中国大学生焦虑相关人格特质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 14 单纯型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二家系基因连锁分析
-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头痛
- 16 缺血缺氧条件下丁苯酞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成血管的体外实验及机制研究
- 17 经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的Lafora病五例
- 18 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CD28、CD2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
- 1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
- 20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否需要辅助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