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第12期文章
  • 脑梗死后继发神经纤维顺行性和逆行性损害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前瞻性动态观察皮质下局灶性脑梗死后,病灶上、下方远隔部位的神经纤维继发性变化的过程,探讨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选择具有单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的皮质下累及内囊的独立病灶脑梗死患者10例,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0名作对照研究.患者分别在发病的第(7±2)天(D7)、第(30±3)天(M1)、第(90±3)天(M3)进行DTI检测,并采用美国......

    作者:梁志坚;刘斯润;曾进胜;凌雪英;徐安定;王芳;凌莉 刊期: 2006- 12

  • 慢性脑缺血对大鼠皮质神经细胞PGC-1和mtTFA mRNA表达的影响

    慢性脑缺血对能量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1],可能与脑组织内部存在能量代偿机制有关.研究表明,能量需求变化时细胞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GC-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等调节因子可作用于线粒体以维持能量平衡.为此,我们制备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的慢性脑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脑组织中PGC-1和mtTFA基因表......

    作者:刘涛;章军建;王丽;金晓晴 刊期: 2006- 12

  •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观察脑梗死患者不同期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的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MIF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MIF在脑梗死病理过程中的变化.......

    作者:马桂贤;王丽娟;单志新;林秋雄;张雄;王硕;刘新通 刊期: 2006- 12

  •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Fas表达及血清sFas水平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发病与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凋亡异常关系密切.Fas/FasL促发的免疫细胞凋亡异常在M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探讨其在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对29例MS患者以及2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Fas表达及血清sFas水平进行了检测.......

    作者:惠红霞;刘扬清;李作孝 刊期: 2006- 12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以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8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86.5%(1369/158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1087/1266,85.9%)较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者:章成国;张虹桥;谢坚;邵燕;邢诒刚 刊期: 2006- 12

  • 头部姿势对腰穿时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我们观察了128例腰椎穿刺患者,发现头部姿势会影响脑脊液压力值,现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128例我院于1995年3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患者,均意识清楚,除外腰穿禁忌证,能配合手术.所有患者均使用9号腰穿针.其中男性78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8.2岁.癫(癎)28例,眩晕18例,颈椎病20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脑出血2例,脑血栓形成6例,脑栓塞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脑膜脑......

    作者:马振亮;李克波;王素平;王宝林;韩仲岩 刊期: 2006- 12

  • 神经系统Whipple病

    Whipple病是一种少见的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其中约10%~20%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称之为神经系统Whipple病.自1907年首例Whipple病报道至今,全世界范围内只报道了不到1000例[1].我国首例Whipple病于1982年报道[2],到目前为止已有5例[3-5],但尚无神经系统Whipple病的报道.国内对该病报道较少的原因除了该病的发病率低外,还可能与......

    作者:武力勇;王向波;贾建平 刊期: 2006- 12

  • CD+4CD+25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CD+4CD+25T细胞被称作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属于免疫调节细胞,占CD+4T细胞的5%~15%[1],是近10年来免疫学研究活跃的领域.它在外周免疫耐受中起关键作用,能限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维持免疫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这些细胞能通过主动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活性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2].关于该细胞的基础研究已经很多,人们开始探......

    作者:郑雪平;胡学强 刊期: 2006- 12

  • 癫(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癫(癎)是神经科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判断癫(癎)患者是否治愈和康复,常常以(癎)性发作是否控制作为评价指标.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以往沿用的反映健康的指标如死亡率、患病率等已不完全适用,而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这一反映健康的指标日益受到重视,并被用于评价健康和疾病康复状况.......

    作者:周永;刘民;梁万年 刊期: 2006- 12

  • 多发性硬化治疗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引起青壮年残障的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其治疗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合理治疗MS能改善患者的残障程度,降低复发率.治疗MS应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根据其病理生理机制,结合国内外专家和个人经验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和意愿,进行合理治疗.目前国内治疗MS因受经济条件和医疗保险报销等因素限制,只有极少数MS患者能用干扰素-β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还是使......

    作者:吴卫平 刊期: 2006-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