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15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应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及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最好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对学术问题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
3.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中、英文关键词下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分别以中、英文双语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
4.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撰写时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需列出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并于作者姓名右上角加阿拉伯数字标注,同时在相应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相同的阿拉伯数字,以“1、2、3...”的顺序排列。。
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论著以外的其他学术类文章,附简短的提示性(非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即可。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6.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
7.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4个及4个以内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8.图表: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图表中的注释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相应项目的右上角用a、b、c、d……表示。每幅图表应同时冠有中英文双语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9.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
10.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1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 (http://www. 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年份、卷(期)、起止页。中文参考文献下需要同时著录该条中文参考文献的英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神经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神经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铁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免疫炎症机制
目的在模拟人中脑黑质的多种原代细胞培养体系中,研究铁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及其神经免疫炎症机制.方法采用5、25和100μmol/L的Fecl2(Fe2+):(1)处理中脑原代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7d后计数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能神经元及抗神经特异性核蛋白抗体(Neu-N)(+)的全部神经元的数量,观察神经元形态,研究Fe2+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损伤;(2)......
作者:高俊华;闫兆芬;刘卓;孙莉;黄曦妍;张丽娟;李博;张巍;王晓民 刊期: 2011- 07
-
乙琥胺、丙戊酸和拉莫三嗪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的临床试验
背景:儿童失神癫痫(CAE)是常见的儿童癫痫综合征,一般常用乙琥胺、丙戊酸或拉莫三嗪治疗,但有效和耐受性好的首选治疗尚未确定.方法:该研究是美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旨在比较乙琥胺、丙戊酸和拉莫三嗪治疗新诊断CAE儿童的疗效、耐受性和对神经心理的影响.......
作者:Glauser TA;Cnaan A;Shinnar S;李新;王纪佐 刊期: 2011- 08
-
病毒性脑炎患者Borna病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检测
目的探讨Borna病病毒(BDV)感染与人类病毒性脑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FQ-nRT-PCR)检测了59例临床诊断的原因未明的病毒性脑炎及112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P24基因片段.结果59例原因未明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有3例PBMC中检出BDVP24基因片段,而112名健康对照均未检出.病毒性脑炎患者BDV阳性率(5.08%)高于健康对照,差异......
作者:徐平;谢鹏;邹德智 刊期: 2005- 05
-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痴呆的两种主要类型.神经功能影像学是使用多的评价痴呆的临床影像方法,其中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逐渐成为核医学、神经精神医学界研究痴呆的热点.我们用脑葡萄糖代谢成像(FDG-PET)研究AD及VD的PET成像规律.......
作者:王瑞民;田嘉禾;贾建军;陈英茂;刘雁翎;邵明哲;姚树林;何义杰 刊期: 2003- 05
-
脑血管病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处理不相对立
在临床脑血管病领域,循证医学概念正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认同和接受.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到个体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尽管有争议或反对意见,但更多的医生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着循证医学理念和原则进行医疗活动.......
作者:刘鸣 刊期: 2006- 09
-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三例临床病理研究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周围血棘红细胞增多,并出现进行性的神经功能异常.至今为止,国内报道的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例很少,可能是由于一部分患者被误诊为Huntington舞蹈症,因此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尤其是对疑似患者行血涂片检查对于早期确诊至关重要.......
作者:魏妍平;万新华;高晶;高山;杜华;李本红;赵燕环;任海涛;韩烨华 刊期: 2005- 11
-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烟雾病致脑室出血一例
神经纤维瘤病(nc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渐进性、可侵害全身各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分为两种类型,其中NFⅠ型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累及全身皮肤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牛奶咖啡斑等,同时还可累及多个器官,发生肾动脉狭窄、视神经胶质瘤、脑血管狭窄等,其中脑血管病一度被认为是少见的并发症[1-2].烟雾病病因复杂,目前有白塞病合并烟雾病的报道[3],但由NFⅠ型引起烟雾病较为罕见......
作者:朱瑞霞;何志义;王慕一;张慧媛 刊期: 2013- 04
-
写在中华神经科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
首先祝贺中华神经科杂志创刊50周年.50年来,中华神经科杂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神经病学的不断进步而蒸蒸日上,从原来的双月刊发展至月刊,其内容能及时反映我国神经病学领域中有关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了国际上神经病学的新进展.全国神经病学家通过杂志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促进了我国神经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广大神经科医生受到再教育.在纪念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要......
作者:王新德 刊期: 2005- 03
-
拉萨市区55岁以上藏族人群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结果分布状态
目的调查拉萨市区藏族中老年人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结果分布状态.方法以拉萨市区55岁及以上藏族人群377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深入到居民区集中和家访相结合的普查方法.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活动功能量表(ADL)进行面对面问卷及配合必要的其他检查等.结果中老年人MMSE结果低于分界值分布率为7.2%,其中男性为9.3%,女性为6.3%.结论拉萨市区中老年人MMSE结果低于分界值分布率结......
作者:赵玉华;胡学军;杨丽辉;洛桑达娃;蒋磊;黄贵文;宋嘉;扎西平措;刘晓琴;阿旺曲吉;黄萍;边巴卓玛;德吉卓嘎;仓决;杨亚;巴桑;高美玉;四郎拉姆 刊期: 2002- 06
-
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优选及其在脊髓性肌萎缩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优选出与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motorneuron,SMN)基因紧密连锁且多态信息含量丰富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并将其应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产前基因诊断中.方法用PCR扩增与SMN基因紧密连锁的11个STR位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银染法显色分析结果.通过多态信息含量(PIC)大小优选STR位点,并利用优......
作者:苏峻峰;陈万金;吴志英;王柠;林宇;林珉婷;慕容慎行 刊期: 2007- 07
动态资讯More >
- 1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B细胞激活因子受体的分析
- 2 胚肝细胞移植治疗Wilson病的初步研究
-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特发性高颅压一例
- 4 以极后区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一例
- 5 第九届全国神经病理会议纪要
- 6 前庭阵发症51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7 帕金森病抑郁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8 提高对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 9 慢性肾脏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 10 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 11 γ-氨基丁酸B受体亚单位R1b信使RNA在失神样癫痫发作时的改变
- 12 重视关联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 13 肌萎缩侧索硬化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的测定
- 14 携作者同行与读者同在
- 15 枕叶梗死偏盲患者急性期的视觉空间注意障碍研究
- 16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
- 17 失音乐症的研究
- 18 自发性海绵窦动-静脉瘘五例报告
- 19 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 20 慢性脑灌注不足对tau蛋白磷酸化及其相关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