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细菌性脑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细菌性脑脓肿诊断及与颅内囊性及坏死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细菌性脑脓肿患者与19例颅内囊性、坏死性肿瘤患者进行1H-MRS检查,分析、比较共振峰的特点.结果7例细菌性脑脓肿患者中,6例显示多种氨基酸(AA)共振峰,5例出现丙氨酸(Ala)共振峰,2例出现乙酸(Ac)共振峰,1例出现琥珀酸(Suc)共振峰;上述波峰均未见于19例囊性、坏死性肿瘤患......

    作者:王谨;龚向阳;沈训泽 刊期: 2005- 06

  • 癫癎及癫癎综合征国际分类(1989年)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各类癫癎和癫癎综合征在就诊人群中的分布,以利于癫癎患者的诊治.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1989年推荐的癫癎和癫癎综合征的分类方案对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191例患者中,部分性癫癎和综合征766例(64.3%),全面性癫癎和综合征240例(20.2%),不能确定为部分性或全面性的癫癎及综合征79例(6.7%),特殊综合征16例(1.3%),其他非癫癎疾患90例(7.6%).在部分性......

    作者:吴立文;邓施平;彭炳蔚 刊期: 2005- 06

  • 炎症反应与大鼠脑出血后脑损伤的相关性

    为探讨炎症反应与大鼠脑出血后脑损伤的相关性,分别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因子释放、补体激活等几方面对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作者:张祥建;李春岩;刘春燕;祝春华;刘瑞春;胡书超;张丽英;李海燕;郭艳苏 刊期: 2005- 06

  • 异己手综合征

    异己手综合征(alienhandsyndrome,AHS)是一种复杂的临床表现各异的现象.尽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人们常常认识不足.本文对AHS近年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05- 06

  •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应用左旋多巴或多巴胺激动剂的多巴胺替代疗法是目前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主要治疗措施,左旋多巴是PD对症治疗中有效的药物.但长期用左旋多巴可引起诸多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就是一常见的现象.资料显示左旋多巴治疗10年后,约80%的PD患者会出现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dyskinesia,LID),从而限制了其长期临床应用的疗效.LID的发病......

    作者:巴茂文;刘振国 刊期: 2005- 06

  • 帕金森病基因治疗展望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但目前的治疗方法无一能逆转或阻止疾病的进展,因此开辟新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1].基因治疗用于帕金森病有较好的前景,原因有以下几点:(1)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础已经明确,是由于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导致多巴胺缺乏所致;(2)病灶局限于黑质纹状体系统,从而使立体定向治疗成为可能;(3)有成熟的动物模型可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2].......

    作者:陈彪;马敬红;邹海强 刊期: 2005- 06

  • 重视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nsonismplussyndromes)是指临床上表现有帕金森病样症状,而病理学上显示有不同组织学特征改变的一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约占帕金森病和运动疾病门诊病例的15%~20%.与原发帕金森病相比,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除具有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的临床特点,如运动缓慢、肢体强直、震颤和步态障碍外,尚有其他系统功能损伤,如植物神经功能衰......

    作者:王鲁宁 刊期: 2005- 06

  • 关于Penfield和Milner是否获得诺贝尔奖的答疑

    读者来信看到上陈海波和汪凯两位教授发表的前沿述评[1]:神经心理学发展的机遇,很是激动,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确在中国大陆迎来了认知神经科学发展的大好契机;另一方面,该文翔实丰富的内容也让人反复阅读、不忍罢手,由衷地感谢发表的好文章!目前在国内一些其他领域的一般心理学专业人士仍在感叹因长期的学术隔阂以及与西方差距所致的研究观点落后,而我们通过研读该述评论文,得以在本领域看到并计划确定自己下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晓平 刊期: 2005- 06

  • 非法医学期刊曝光台

    ......

    作者: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