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梗死纤维蛋白原β-148 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功能和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其与Fg功能和浓度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CI组(151例)和健康对照组(113名)进行研究,应用Fg功能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血浆Fg分子功能参数,用比浊法测Fg水平.结果CI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321,对照组为0.248(P......
作者:赵斌;吕波;邢永前;许志恩;李君良;陈小江 刊期: 2003- 06
-
单胺氧化酶B基因微卫星多态与帕金森病的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单胺氧化酶B(MAOB)基因第二内含子中鸟嘌呤、胸腺嘧啶(GT)二碱基重复的微卫星多态位点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易患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法(Amp-FLP),在上海汉族人群中选择67例散发PD患者为PD组和20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运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精确计算出微卫星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进而分析该多态在PD......
作者:郝怡鑫;吴奇涵;谢惠君;徐玲;汤国梅;汪晓华;陈丽珊;任大明 刊期: 2003- 06
-
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鉴别早期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SPECT显像在鉴别帕金森病与原发性震颤的应用.方法19例帕金森病与17例原发性震颤患者均行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SPECT显像,勾画出两组患者脑内感兴趣区(双侧纹状体及小脑),计算机自动给出各区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左、右侧纹状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及不对称指数并加以比较.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Yahr分期是1.7±0.......
作者:陈玲;胡平;黎锦如;刘焯霖;吴克宁;潘勇辉;李春亿;李纬明 刊期: 2003- 06
-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对20例Ⅰ~Ⅲ型SMA患者及15名健康人进行SMN基因第7、第8号外显子的缺失检测.结果7例Ⅰ型SMA患者的SMN基因第7、第8外显子全部缺失;Ⅱ型SMA患者5例,其SMN基因第7外显子全部缺失,第8外显子有4例缺失;而在8例Ⅲ型患者中只有1例检出第7......
作者:吴志国;肖波;杨晓苏;张丽芳;梁静慧 刊期: 2003- 06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佳速度值
目的通过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比较,确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佳速度值,及不同程度MCA狭窄的佳血流速度分界值.方法利用TCD检测仪诊断148例无症状的MCA狭窄患者,并与MRA结果进行对照.以TCD收缩峰流速130cm/s、140cm/s、150cm/s、160cm/s、170cm/s分别作为诊断狭窄的佳界限值,通过计算各假设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作者:刘俊艳;高山;黄家星 刊期: 2003- 06
-
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与高钾型周期性麻痹关系的基因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normoPP)的临床特点并在基因水平上研究normoPP与高钾型周期性麻痹(hyperPP)的关系.方法研究患有normoPP的2个家系及2例散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其中18例患者及其亲属的SCN4A基因,并对发现异常构象的单链进行测序.为了确保试验结果可靠,每个家庭中至少1例患者进行了测序.结果18例患......
作者:郭秀海;吴卫平;朱克;王红斌;司艺玲;毛燕玲;黄旭升;沈定国;张雁华 刊期: 2003- 06
-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Ryanodine受体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Ryanodine受体(RyR)抗体在重症肌无力(MG)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差速离心法提取富含RyR的肌质网(SR)提取物,建立ELISA-RyR抗体检测系统,分析66例伴胸腺瘤的MG(MGT)、98例非胸腺瘤MG(NTMG)和50例非重症肌无力(NMG)及123名健康人(NC)血清中RyR抗体水平.结果MGT组RyR抗体阳性检出率显著性高于NTMG组和NMG组(P0.05).RyR抗......
作者:张祥;乔健;吕传真 刊期: 2003- 06
-
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MRI在PM及DM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PM及4例DM患者行MRI检查,选择骨盆、双侧大腿及小腿肌肉,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进行扫描.结果5例PM及4例DM患者的受累肌群均表现为斑片状等T1长T2异常信号,2例PM患者尚可见小斑片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影;6例患......
作者:郑贤应;慕容慎行;李银官;倪希和;曹代荣 刊期: 2003- 06
-
帕金森病相关性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相关性睡眠障碍有多种形式,其发生率可达到70%左右[1,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导致日间疲乏或严重后果(如影响驾驶安全)[3],其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但确切机制不明,将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流清;赵忠新 刊期: 2003- 06
-
神经保护治疗的实验研究
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窗过短是临床缺血性脑损害治疗的两大难题.近年来,凋亡被认为是脑缺血晚期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病理过程,抑制凋亡的发生并联合使用其他神经保护剂,可能是缺血性脑损害的理想治疗方法.脑脊液是神经细胞的外环境,通过脑脊液给予神经保护剂可能突破血脑屏障(BBB)的阻碍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抗凋亡制剂与其他神经保护剂联合使用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树义;王苏平;黄红云;钟世镇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COMT基因rs4680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关联性分析
- 2 DZY-C型三叉神经立体定向仪的临床应用
- 3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T细胞受体Vβ基因的表达和特征
- 4 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和基因诊断进展
- 5 应重视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 6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受损PC12细胞的共育体系减少PC12的凋亡
- 7 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
-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舞蹈病与烟雾病并存一例
- 9 甘露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3区突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 10 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病理分析
- 11 迪谢内肌营养不良骨骼肌磁共振成像研究
- 12 基于筛查量表的福建人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表型谱的研究
- 13 甲泼尼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辅助T细胞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14 钙、老化和神经元的易患性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5 梓醇对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1双转基因小鼠老年斑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 16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其他神经变性病重叠的研究进展
- 17 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 18 第七届神经生化年会会议纪要
- 19 环状RN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
- 20 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