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前的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模式对溶栓后组织的再灌注以及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集的具有溶栓前和溶栓后24h多模式MRI的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PWI-DWI目标不匹配定义为同时满足:①PWI/DWI≥1.2;②PWI和DWI体积差≥10ml;③DWI体积<70ml;④PWI体积<140ml.DW1和PWI都<10......
作者:楼敏;严余清;陈智才;孙建忠;胡海涛;吴继敏 刊期: 2012- 07
-
全睡眠剥夺30小时后不同时长恢复性小睡对青年男性睡眠惯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睡眠剥夺(30h)后不同时长恢复性小睡的睡眠结构差异以及对随后睡眠惯性期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0.8±2.1)岁,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性试验研究.试验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0h全睡眠剥夺后进行20min小睡(20min小睡组),第二阶段为30h睡眠剥夺后进行2h小睡(2h小睡组),两个阶段试验之间正常作息1周.小睡期间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观察睡眠......
作者:常大川;赵忠新;包旭芳;郑良成;张鹏;张琳;李雁鹏;吴惠涓;庄建华;王文昭;贺斌 刊期: 2012- 07
-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ertebralarterydominance)与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及梗死侧的关系.同时了解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性.方法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及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椎动脉优势分为有椎动脉优势68例(优势组)和无椎动脉优势6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后循环梗死总发生率,后循环各部位的梗死发生率以及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统计优势组各梗死部位后循环梗死侧与......
作者:王奕琪 刊期: 2012- 07
-
单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可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造成患者神经功能缺失,侧支循环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血液动力学角度来看,侧支循环分为初级及次级侧支代偿.我们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例的侧支循环开放特点,并对侧支循环代偿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孙旭文;高晓玉;李冰;刘传玉;吴洪亮;张惠龙 刊期: 2012- 07
-
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
目的应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改变.方法对60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患者组)和60名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3.0T磁共振采集两组的静息状态下fMRI数据,采用功能连接方法分析计算脑区的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连接,利用SPM5软件分析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脑功能的差异.结果患者组的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连接主要包括左侧楔前叶/后扣......
作者:胡崇宇;高小平;肖波;刘楚娟;胡凯;谢颖;解媛媛;刘晓云 刊期: 2012- 07
-
颅内自膨胀支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1].药物溶栓是目前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经典方法[2].然而,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药物溶栓对颅内大血管闭塞作用均有限,其治疗时间长,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率高,出血风险也相对增加.机械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颅内大血管闭塞部位,快速开通血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3-5].颅内自膨胀支架由于其较好的柔韧性和可操控性,可以到达颅内......
作者:范红星;张素平;何锐;杜德坤 刊期: 2012- 07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施万细胞行为的影响
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BDNF与相应受体p75神经营养蛋白受体(p75NTR)/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B)结合,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脂酶Cγ1(PLCγ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3条通路调节神经元行为[1].施万细胞是周围神经中主要的大神经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损......
作者:李慧;梁庆成;吴云 刊期: 2012- 07
-
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典型病理改变是β-淀粉样蛋白(arnyloid-β,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异常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然而至今,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D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脱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研究的逐步深入......
作者:王淑;贾建平;秦伟;周春奎 刊期: 2012- 07
-
重复神经电刺激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ND)中常见的一种,成人发病,选择性地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常在发病后3~5年内死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LS患者神经肌肉接头也有受累,但机制尚不肯定.电生理对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两种技术.众所周知,RNS对神经肌肉病变的诊断有着肯定意义,虽然SFEMG被认为是目前研究神经肌肉传导障碍敏感的......
作者:张洁;崔丽英 刊期: 2012- 07
-
散发性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诊断
共济失调是一种表现为肢体、躯干及语言运动不协调的临床症状.引起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但主要可分为遗传性及散发性两大类.遗传性共济失调是指具有明显家族史或遗传突变的共济失调.而散发性共济失调是指散在发病的、没有明确家族史的共济失调.散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分为:(1)获得性原因,由内源或者外源性的非遗传因素引起;(2)遗传性原因,一些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基因变异也可出现在散发患者中;(3)非遗传......
作者:刘新建;唐北沙 刊期: 2012- 07
动态资讯
- 1 海绵窦综合征19例报告
- 2 帕金森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3 颈动脉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及随访研究
- 4 戊四氮点燃大鼠脑内P-糖蛋白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相关性
- 5 癫痫相关认知障碍及筛查量表研究进展
- 6 危重疾病性神经肌病研究进展
- 7 以过度运动为表现的扣带回癫痫一例并文献复习
- 8 Wilson蛋白离子结合功能的研究
- 9 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 10 神经心理学测验及弥散张量成像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鉴别中的作用
- 11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脑膜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12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
- 13 重症肌无力孪生子的特点
- 14 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
- 15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突变分析
- 16 急性空腹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对脑缺血预适应的影响
- 1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简介
- 18 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
- 19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与脑卒中合并冠心病
- 20 首次癫癎样发作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