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8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94/R

邮发代号: 82-70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年第12期文章
  • 帕金森病异动症的危险因素及诊治研究进展

    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接受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一种运动并发症,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新的研究表明,异动症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药物、疾病亚型、体重和性别等.目前研究发现,评估量表、功能MRI、便携式传感器、生物标志物等可以协助异动症诊断及评估.此外,国外多项异动症临床试验表明金刚烷缓释剂等新型药物、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均有利于异动症的治疗.......

    作者:张国勇;张煜;燕爱娟;刘振国 刊期: 2018- 12

  • 重症肌无力多靶点治疗的现状和问题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主要与自身免疫异常所致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传递障碍有关,随着近几年对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和靶向性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兴起,治疗手段得到进一步拓展,形成了以针对免疫病理机制不同环节和改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为主要目标的多靶点治疗.文中就其现状和问题做一评述.......

    作者:赵重波;罗苏珊 刊期: 2018- 12

  • 褪黑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模型组(n=30)及褪黑素组(n=30),根据IR后的时间分别将模型组与褪黑素组大鼠分为6h、24h、72h和7d4个亚组.通过HE染色法观察褪黑素对IR大鼠损伤侧室管膜下区(SVZ)细胞损伤的影响,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巢蛋白(Nest......

    作者:李振;程丹丹;陈伟;李光祖;夏煜鹏;禚瑞;王晓莉 刊期: 2018- 12

  • POLG基因突变所致线粒体病五例报道

    目的报道线粒体DNAγ-多聚酶基因(POLG)突变所致线粒体病的临床、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来自不同家系的5例线粒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肌肉/神经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和靶向二代测序基因检测.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2例显性遗传,3例呈散发或隐性遗传.发病年龄在15~40岁,病程1~26年.其中1例表现为不典型感觉性......

    作者:赵旭彤;候越;郭露;冯淑艳;刘靖;王青青;张巍;袁云;王朝霞 刊期: 2018- 12

  • 抗髓鞘相关糖蛋白抗体的检测及相关周围神经病研究

    目的研究抗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glycoprotein,MAG)抗体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抗体检测方法以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共6例抗MAG抗体阳性的IgM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相关周围神经病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电生理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包括抗MA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钱敏;陈琳;赵玉英;李剑;任海涛;管宇宙;邸茜;王亚静;关鸿志;崔丽英 刊期: 2018- 12

  • DYNC1H1基因p.P776L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肌萎缩症一家系分析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脊肌萎缩症一家系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方法为了明确先证者双下肢近端萎缩、无力的致病原因,对患者的家系展开调查,采集了12名先证者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对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实验室化验、肌电图+F波+H反射、脊柱及双下肢X线、头颅MRI及脊髓MRI等检查;进一步对先证者血样进行人类全外显子测序,并按照2015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

    作者:王晓娟;马海畅;关鸿志;耿熙炆;李书剑;时英英;刘慧勤;秦灵芝;刘刚;李玮 刊期: 2018- 12